聽力康復首先要正視自身的聽力損失。很多弱聽人士不愿承認聽力下降,擔心從此告別青年進入老年,年輕人擔心失去工作機會,家長擔心孩子被歧視,各種原因都導致人們對弱聽的偏見,其中也包括弱聽人士自己的想法。
正視自身的聽力損失是聽力康復的第一步。通常當有人說:叫你半天都沒聽見,耳背了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是注意力沒集中的問題;在買東西時,沒聽清售貨員說的價格,是環境亂的問題;家人團聚時,總是打岔鬧笑話,是別人說話太快的問題等等。當出現交流障礙的情況時,我們總是找別人的問題,幾乎很少有人想到查查自己的聽力。兒童更是如此,有聽力損失的孩子學話慢且詞匯量少,很多家長寧愿相信孩子是“貴人語遲”,也不帶孩子去進行聽力檢查,面對結果更加不愿相信,很多孩子因此喪失了康復的機會。
我們知道,人體的任何器官都是用進廢退,聽力也是如此。老年人的聽力損失通常是自然下降,是器官衰老的過程,一般以感音神經性聽力下降為主,是醫學手段無法逆轉的,不會由于服藥恢復為正常聽力。但無法恢復聽力并不意味著從此喪失聽的能力,現代醫學和聽力學為聽障患者建立了一條康復的道路。首先要確定聽力損失的性質和程度,只有面對聽力下降和承認聽力下降,才會主動到醫院進行檢查,尋求幫助,在正規的醫院都能進行聽力檢查,排除可接受醫學干預的癥狀,確定為不可逆轉的聽力下降后,驗配助聽器。驗配助聽器要具備兩個前提條件,一是要有殘余的聽力,二是要具備基本的言語識別能力,很多老人是聽得見但聽不清,也就是言語識別率較差。隨著言語識別率的持續下降,戴上助聽器后也不會在短時間內有顯著的提升。當然,助聽器是輔助儀器,不能代替真實的器官。因此我們對助聽器要有客觀的認識和定位,要有合理的期望值。
地址:海淀區北三環西路甲30號雙天大廈303室(雙安商場往東200米)
電話:010-68400119 手機:1850087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