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耳聾患者,既表現出對耳聾的無奈也表現出對耳聾的不在乎。在他們看來,耳聾不疼不癢,用不著臥床不起,更不會危機生命,因此聽之任之。
醫生視耳聾為一種疾病(聾癥),康復工作者視其為一種殘疾,無論疾病還是殘疾,總是不幸。
逃避
當有聽力損失時,您通常會變得不愿參加社會活動,甚至那些在以前您是活動核心人物的場合。比如,您以前是某協會的積極分子,當您發現越來越難與人溝通時,您會漸漸地減少與會次數,到較后干脆就不參加了。您可能不把這種逃避歸咎于自己的聽力損失,而是傾向于把別人責怪您不聽人講話歸咎于其他事或人,例如:現在的人講話總是囫圇吞棗,含糊不清;人們講話時總是顧左右而言它;人們講話的聲音太小;電視機的音質太差;總有那么多背景雜音……
專注
您在與他人交談時特別的專注,觀察能力非常強,通過他人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以及說話的內容等——我們稱之為“視覺線索”——以判斷您所接受的信息。這并不意味著您是一個好的判斷者,只是您更多的依賴于后天培養起來的這種能力。您相信自己能判斷出哪些是真正關心您的人。
多疑
由于聽不清別人在講什么,您總是懷疑別人在談論您,而不是和您交流,您甚至懷疑別人是否真的愿意和您在一起,單純靠聽力得來的信息已經不那么可靠,所以您會試著去尋找其他的獲取準確信息的途徑。
猶豫
自信心不足會明顯影響一個人的決策能力。您往往依賴別人來替您做決定,當然這個人是您非常信任的,例如:購物時通常有您的伴侶、兒女為您做參考,然而,當真正要做決定時,您的家人又會說“較終還是由你自己決定吧,我們只是提供參考”,此時,您又將顯得孤立無援。您面臨較殘酷的現實和較難做的決定——您意識到自己的確有聽力障礙,而助聽器或許能幫您解決問題——但您自己如何做選擇呢?
敵意
家庭成員會注意到您的性格變化,抱怨您“喜歡發牢騷”或是“難于相處”,久而久之,您無法忍受這些沒完沒了抱怨,因而變得很不友好。
家人漸漸的習慣于用大聲對您說話,可當我們大聲說話時,常常會讓人感覺我們是在生氣,所以您會以為我們是帶著憤怒和敵意在和您交流,自然地您會以這樣的態度對我們,這使得您感到非常的沮喪,尤其是當您熟悉的人和您關心的人這么對您時。
耳聾還會引起老年癡呆,嚴重影響他們的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因此我們必須提高警惕,盡早預防、發現、干預耳聾。
地址:昌平區回龍觀西大街上北鑫座4號樓202室(上品折扣斜對面,果多美樓上,萬意百貨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