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興義店姚金艷
目前的研究表明聽力損失的程度與聽覺剝奪效應的發生存在聯系。
有研究者在研究中發現單耳助聽后言語識別率有明顯下降者, 其 PTA1( 500、1 000、2 000 Hz 純音聽閾的均值)和 PTA2 (1 000、2 000、4 000 Hz 純音聽閾的均值) 平均為46. 2 dB 和 58. 1 dB, 而單耳助聽后未發生聽覺剝奪效應者,其PTA1 和 PTA2 平均為 35. 1 dB 和 46. 0 dB。統計分析說明兩者之間有顯著差異, 因此聽力損失越大, 越易發生聽覺剝奪效應。雖然發生聽覺剝奪效應者測試前后 PTA1 和 PTA2分別上升了 2. 6 dB和 2. 9 dB, 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這么小的聽敏度的變化不足以引起言語識別率的顯著下降, 也說明是中樞聽覺系統對言語信號處理能力下降所致。不同的研究者報道的聽覺剝奪效應的發生率也有所不同。有位研究者報道為39%,有位研究者報道為 25% 前者研究對象的 PTA1 和 PTA2分別為50 dB 和 60 dB, 而后者為 36 dB 和46 dB。可見聽力損失越大, 聽覺剝奪效應的發生率也越高。其他作者也有報道30% , 7% 的, 原因在于所選病例的聽力損失程度不同而已。一般認為 PTA 小于 35 dB 則不易發生, 因為耳蝸能夠受到充分的聲刺激。另外, 有趣的是聽覺剝奪效應多發生在左耳,Jerger 等的研究表明右耳助聽的患者有 31% 的左耳出現聽覺剝奪效應, 而左耳助聽的患者只有 21% 的右耳發生, 而且雙耳助聽的患者中有 2例言語識別率顯著下降, 均發生在左耳。雖然統計分析表明雙耳的發生率并無明顯差別, 但也說明左耳似乎更容易發生聽覺剝奪效應, 這可能與大腦半球右側優勢有關。至于言語識別率下降的程度則因人而異, 一項包括輕、中、重度聾的研究顯示未助聽耳平均下降 7% , 而助聽耳僅 3%相反, 另一項關于對稱性傳導性聾的研究顯示有 30% 的下降。這些研究初步表明聽力損失越大, 言語識別率下降的程度也越大。
因此,在驗配助聽器的時候,兩只耳朵都有問題了,一定要選擇雙耳佩戴!
雙耳佩戴助聽器的十大好處:
1、 提高聲源定位能力
2、 提高降噪和言語理解能力 人耳的耳廓具有集音和降噪功能。對一個聽力有缺陷的患者來說,提高信噪比是非常重要的。雙耳佩戴則意味著二個耳廓同時具備集音和降噪能力,對提高語言分辨能力有極大的意義。
3、增強雙耳響度整合效應 雙耳聽覺所接受的聲音響度要比單耳高一些,在閾值水平,雙耳閾值好于單耳閾值約3分貝。在閾上水平,雙耳閾值好于單耳閾值約10分貝。
4、避免遲發性聽覺剝奪效應
5、延緩聽神經功能衰退 解決聽覺剝奪現象就是解決聽中樞神經功能的漸進性衰退。
6、提高聆聽舒適度,參與多人交談 由于雙耳選配助聽器它提高了耳朵自身的集音、降噪、增益、定位、平衡功能與融合效果,使用者對所聽到的聲音信號會大大地提高了信噪比和極佳的聆聽舒適度。
7、消除頭影效應 假如一個患者雙耳的聽力損失不對稱,當聲音來自聽力較差一側耳的方向時,就會將聽力較好的一側耳朝向聲源,這就是頭影效應。
8、抑制(掩蔽)耳鳴現象 助聽器的放大聲會抑制耳鳴的感覺。因此雙耳存在耳鳴或腦鳴的耳聾患者,為了提高聆聽的舒適度和可懂度,盡量爭取雙耳選配,這樣既能提高聽力改善聆聽效果又能感覺消除了耳鳴。
9、預防單側性聽覺疲憊 雙耳佩戴由于能夠提高整合效果、降噪和定向能力,會給耳朵提供比較高的舒適度和信噪比,就會避免經常單側性的加大音量,防止聽覺疲憊。
10、減輕堵耳效應 堵耳效應是對自身產生聲音(如說話、咀嚼、吞咽、走路等等)低頻感覺響度明顯增加的一種主觀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