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日積月累,平時不注意聽力防護的人就會過早地跨過聽損的人群,擁有一雙提前衰老的耳朵。研究還表明,人的聽力是非常嬌嫩的。耳蝸上感受聲音的一旦受損,損傷一個就少一個,是不可逆轉的。
耳蝸內是聽覺感覺細胞,人在出生時大概有4萬個毛細胞,隨著人一生的成長和逐步衰老,毛細胞逐漸死亡。噪聲也可以使毛細胞死亡。毛細胞一旦死亡,不會再生。
維護、保護聽力的較好措施是控制聲源,當噪聲不能降低到安全限度時,接觸噪聲的人應配備聽力防護用品。即用軟質塑料、隔聲和吸聲材料做成一定形狀、遮蓋耳廓或封閉外耳道、達到隔聲和吸聲衰減聲波強度的效果。
聽力損失可分為暫時性和永久性兩種。就象一塊草坪,偶爾有人在上面走,被壓倒的草過一段時間還會恢復,但如果反復被踐踏,草坪就會變成硬土,這種現象十分普遍。
暫時性:人在強噪聲環境中停留,短時間即可引起耳鳴,聽閾升高10分貝,脫離噪聲環境后數分鐘聽力就可以恢復正常,這種現象稱為聽力疲勞;如果停留更長時間,聽閾增加15到30分貝,聽力需要幾小時甚至幾天才能恢復,這通常叫做暫時性聽力損失。
永久性:在噪聲環境下引起的不可恢復的聽力變化稱為永久性聽力損失。永久性聽力損失對人生活較明顯的影響就是妨礙語言交流。如果聽力損失進一步嚴重,可導致完全耳聾
東港店—李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