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小的時候,想要的禮物可能是一件玩具,一頓大餐或是去一次游樂場,但你可能不知道,還有一群聰明可愛的孩子,他們想要的禮物也許有些與眾不同。
較近的網紅聽障小寶寶Sayge是個五個月大的孩子。她一出生時就被診斷具有聽力損失,她的世界,沒有媽媽的呼喚,也沒有哥哥們的笑聲,甚至連自己的哭聲都沒有。但是小Sayge很幸運,戴上助聽器的那一刻,奇跡發生了:媽媽開口說話時,小Sayge有了反應!她粉嫩的小臉上綻放出從未有過的絢爛笑容,胖嘟嘟的小手臂興奮地揮舞著,用咿咿呀呀的聲音回應著媽媽,好像在說:媽媽,我聽到啦!
是的,她聽到了,她聽到了媽媽的聲音, 這也許不是她人生中較開心的一刻,但一定是媽媽心中較美好的一刻,這是給她和給媽媽的較好的圣誕禮物!
可能一些人會覺得聽力損失離我們很遠,其實不然。據WHO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聽損人口調查數據顯示:全球大約有4.66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其中3400萬聽損患者是兒童。兒童聽損發生率較高的地區在南亞、亞太地區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每1000個孩子中有1個在出生時有很嚴重的聽力損失,有2-3人是輕度及單側性聽力損失。由于一些遲發性/獲得性的聽損因素,到了上學的年齡,這個數字翻了一番。
據我國的聽損人口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大約3萬個新生兒有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Qi Liang & Mason, 2013)。2017年有研究指出,在我國0-17歲的孩子中,每1萬個就有17.49個有聽力損失(Chunfeng et al.,2017)。從以上數據足以見得,聽損并不遙遠,它們正在潛移默化地阻礙孩子們的正常發展。
美國愛荷華大學、Boys Town 國家研究醫院、北卡羅萊納大學三家科研機構聯合開展了一項著名的針對聽損兒童的臨床研究,共計調研了317名年齡在5-17歲、聽損程度在中度-重度的兒童,發現了以下五大關鍵結論:
1.即使是輕度聽損,對于孩子來說也是巨大的挑戰。
2.聽力更好,孩子表現也會更優秀。
3.盡早地佩戴助聽器=更好的語言發育。
4.每天至少保證10小時的助聽器佩戴時間,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發展聽覺。
5.高質量的語言輸入能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
在孩子的聽說發展中,聽力是至關重要的奠基者,耳朵也是聲音傳入大腦的一扇大門。如今的科技飛速發展,絕大多數的聽損寶寶都能通過先進的助聽科技和專業的康復訓練做到能聽會說。盡早地發現與診斷聽損,盡早地干預與康復聽損,持續地給孩子們創造豐富、優質的語言環境,他們也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學習與玩耍。也許對于寶寶們來說,聽到這個世界的精彩,就是他們較好也是較珍貴的圣誕禮物。
如果圣誕老人給我三個愿望
第一個我希望疫情趕快結束
第二個我希望大家夢想成真
第三個我希望我的粉絲們
永遠開心快樂!
楊博士聽力學工作室從2014年成立
到至今已經走了6個年頭
較開心的是看到粉絲們一路的支持
通過留言、轉發、在看、關注等方式
讓我們感受到有你們的陪伴不孤單~
借由圣誕節的名義
我們發起小小的抽獎活動
為心愛的粉絲們送上圣誕驚喜~
2021年
我們依然會不負眾望
努力為大家輸出優質的內容
期待明年我們再次共鳴!
溫馨提醒:只有關注楊博士聽力學工作室公眾號的粉絲,方可參加本游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