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驗配工作中,我們接觸的老年性耳聾患者要遠多于其它年齡段人群。老年性耳聾發病率高,65~75歲的老年人中,發病率可高達60%左右。一般來說40歲以下人聽力是正常的,超過40歲人高音聽力開始減退,超過50歲以上的人低音聽力也開始減退。由于聽力下降初期聽損較輕,不影響正常交流,所以人們一般意識不到。
老年性耳聾是由耳蝸基底膜、聽覺細胞和聽神經的老化、萎縮引起的,是人體器官功能衰退的表現。
老年性耳聾病因復雜,一般患者有高脂血癥的老人,老年性耳聾的發病率明顯高于血脂正常的人群;老年人骨質增生和沉著,可能是老年性聾的又一病因。除衰老這一因素外,導致老年性耳聾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長期接觸環境噪聲、外傷、耳毒性藥物的累積性影響、氣候和情緒緊張等都會影響到老年人的聽力。
老年性耳聾為雙側對稱性、漸進感音神經性耳聾。聽力檢查結果多為聽力曲線呈高頻下降為主的斜坡形,有時呈平坦型,語言識別率差,有音衰。除聽力下降外,往往還伴有眩暈,嗜睡,耳鳴等癥狀。日常交流男聲比女聲和小孩子的言語分辨好。
除以上特點個外,老年性耳聾還有如下特點:
1、聽力下降為緩慢的進行性加重,初期會被忽視。
2、語言分辨率與純音聽力不成比。純音聽力基本正常,但聽不請說話的具體內容,語言識別力差。
3、在嘈雜的環境中,對語言的理解分辨能力會更差。
4、一部分人有重振現象,即小聲聽不見,大聲聽吵。
老年性聾一般無法治愈,可以部分緩解或減緩聽力下降程度。因此,日常生活中老年人一定要堅持鍛煉身體,理安排飲食,避免或減少噪聲刺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各種損害聽力因素的影響,延緩聽覺功能的衰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