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性聾,簡稱暴聾或突聾,指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聾,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概念,表現為急性內耳性聾的一組病因不明的癥狀。一般指是48小時之內達到耳聾較高峰。發生突聾后要在36小時內及時治療。主要是改善微循環,促進能量代謝,神經營養藥,抗病毒藥,激素,抗迷路積水,高壓氧艙等治療。有的病人經治療會有聽閾值減低,但大部份遠期治療效果不明顯。造成突聾的原因很多,諸如病毒感染,內耳血流障礙,圓窗膜破裂,代謝障礙,精神過度緊張、焦慮等。
由于突發聾出現的短暫的缺血缺氧,造成內耳毛細胞的壞死或障礙,治療后也無法恢復到正常的聽力,更讓患者難過的是,聽力損失后,聽別人說話也不清楚了,而且語言分辨能力比其它情況引起的聽力損失更差。
驗配中心也經常出現這樣的局面:突聾后的患者經過一二年不斷的求醫后,會在醫生的建議后來選配助聽器,抱著既然聽力恢復不了,較多是花點錢配一個助聽器就能聽到的心態,在做評估試聽時會不停地幻想如果配了助聽器后,會聽到什么什么樣的聲音,會達到怎樣怎樣的效果。所有有的客戶也會有一副滿不在乎的態度。因為每年都有接診到類似情況的客戶,有的是突聾后,做聽力檢測時,只是感覺到聲音的振動,無法分辨給出的刺激聲強和頻率。這種類型一般是對助聽器放棄了。有的是做的語言評估低于30%,基于患者的損失程度,驗配中心一般會建議通過助聽器來刺激患耳,平衡好耳。但有的患者在試聽和評估過程中,往往會發現效果和自己的期望值相差太大,會出現抵觸情緒。而且這一心理落差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不斷咨詢和求證,較后才能接受助聽器,并以輕松上戰的狀態去適應和堅持。在此,只能溫馨提示:突聾后聽力損失固然令人傷心,助聽效果不明顯確實令人痛苦,但是,我們還是要以著樂觀的心態去接受事實,如果還能在保留殘余聽力的情況下進行助聽,哪怕效果不太好,但是補償的聲音會平衡我們另一好耳,增強我們對聲源的定位和立體感,而且,說不定長時間的聲音刺激,也會讓我們已經癱瘓的聽神經會慢慢地蘇醒---當然我們的期望美好的。這個需要您和我們的共同努力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