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一次的公司促銷活動,我們接待了2007年在自然之聲廣州助聽器驗配中心選配了一對神雕王的四歲的小孩子。父親接到我們的促銷活動,所以帶著小孩來取電池順便來保養助聽器。可是,當時的情景真讓我不敢想像,一個配了三年多助聽器的小孩,居然連爸爸媽媽都叫得這么不順口。這時小孩的爸爸也抱怨起來:“這個助聽器把我的小孩的聽力搞壞了,現在再大的聲音他也沒反應,以前沒配機前我們回家開關門的聲音是可以聽到的,可現在呢,一個人呆呆的”。
聽完小孩爸爸的話后,我仔細觀察小孩的表情和神態,發現小孩有點怕生,不愛說話,跟貼著爸爸。但整個人的性格還是比樂觀哪種,沒有像自閉癥之類。于是我再拿出鑼和鼓出來在他旁邊敲打,可以,小孩一點反應都沒有,他爸媽看到這個情況,就更不開心了。我覺得不對勁,怎么戴這么久的助聽器,小孩一點都不懂聽聲音,我納悶了。后來再慢慢溝通,他爸爸才說,助聽器配回家后佩戴了幾個月,發現一點變化都沒有,反而不懂叫爸爸媽媽了,于是,就放棄了助聽器,把它閑置起來,加上父母工作忙也沒時間去管教,也沒有送小孩去相關的語訓中心進行專業的語訓培訓,所以小孩在這幾年變成這樣,做為父母當然痛心。
當天,我們給他再調試了一個助聽器,然后交待他一定要讓小孩堅持戴,并送去語訓學校。他們父子走后的半個月內,我打了幾次電話和他爸媽溝通,囑咐一定要送小孩語訓,堅持佩載,后來他家人被我說動了,就帶著小孩報讀了廣州芳村的一個專業語訓學校。三個月后,他們又帶著小孩過來重做耳模和保養買電池,一看,小孩變化很大,進來就在爸爸的指導下叫我阿姨,雖然說是不是很標準,而且對著我友好地笑笑。再過半年,又來保養,他媽高興地對我說,小孩現在特樂觀,去到都喜歡和人家玩,會說好多話了,性格特開朗了。一看這樣,我也覺得很欣慰。
小孩的助聽器不是一配上就馬上會說話的,要潛移黷化,在三到半年內建立語言的基礎,到了一定的階段,才能開口學語言。所以告誡所有家里有聾兒的家長,要及早,堅持,才能讓小孩聾而不啞,開口說 “孩子較重要的語訓老師是母親!”不管孩子的聽力是重度或極重度聽力損失?只要干預時間準確,有足夠功率、高清晰度助聽器產品補償,有堅強的父母支持,有良好的語訓康復環境,語前聾的孩子一定會有開口說話、聽力康復的時候。有很多家長認為給孩子配了合適的助聽器,花了錢,就給孩子完成任務了,不再過多的關注孩子聽力康復成長,有些父母選擇生育第二胎,有些干脆托管到聾啞學校,語訓學校,這些錯誤的行為都嚴重耽誤孩子前途,可使原本可以康復可以順利走入正常社會的孩子失去信心,淪為聾啞人。
正確的方式應該是讓孩子堅持佩戴助聽器,同時父母要擔當起語訓老師角色,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給孩子信心,鼓勵孩子,從簡單的聽能力訓練開始,到復雜的辨別理解能力,讓孩子聽到單純的各種音調,引導孩子克服心理障礙開口交流,通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訓練,讓孩子掌握聽、察覺、辨別、理解、說、組句、聯想等能力。待孩子能力提高后,送入正常學習環境,接觸正常孩子,引導孩子有正常的心態走入人際交往社會。此文由自然之聲聽力廣州寶山店提供,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