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看《開端》,新年一定不一般!
近期大火的電視劇《開端》您看了嗎?一場公交車爆炸案,男女主角進入循環,通過一次次推理、試圖找到兇手,阻止事故發生,精彩燒腦的劇情,讓人不自覺帶入其中。
如果有可能,您進入了拯救聽力的循環中,您會怎么做?
愛耳護耳,耳部疾病早治療
感染、中耳炎是導致聽力損失的常見原因,同時也是較容易發現和治療的耳部疾病,好發于兒童。
原因是兒童免疫力較弱,容易得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加上咽鼓管位置較水平,導致分泌物不能及時排出。
及時治療中耳炎,一般不會導致永久性聽力損失,但仍有部分兒童、青少年或成人反復發作成慢性中耳炎、中耳膽脂瘤,此時,仍要積極治療、控制炎癥,以防聽力進一步下降。
早上醒來發現一直耳朵聽不到,佩戴耳機感覺兩只耳朵聽聲大小不同,一側耳鳴或悶脹感,這些都是突發性耳聾的常見表現。別再以為是“上火”,休息休息就好了。
面對突發性耳聾,盡快尋求治療非常關鍵,黃金治療時間是發病后72小時以內,及時接受治療的患者中有85%可以恢復部分或全部聽力。
遠離噪聲,避免過度用耳
我們生活在“噪音“中:交通、建筑、家電等都會產生噪音,通常情況下,這些噪音處于安全水平。但當聲音太大,距離噪音太近,或者暴露時間過長時,內耳毛細胞會損傷或死亡,進而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聽力下降——噪聲性聽力損失。
任何年齡段的人都可能面臨噪聲性聽力損失。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有11億年輕人(12-35歲)由于不安全地在個人音響設備上或娛樂場所聽過于響亮的音樂而面臨著聽力損失的風險。
工作在紡織廠、印刷廠以及建筑工地的工人,長時間的職業暴露使得他們患噪聲性聽力損失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不合格的兒童玩具發出較大的噪音卻無法通過按鈕進行音量控制,導致年齡太小還不會自我保護的孩子身處于有害噪音之中。
噪聲性聽力損失是唯一可以完全預防的聽力損失類型。
您需要了解自己所處環境中的噪音水平是否超標;警惕且遠離有害噪音;在噪音中工作、騎行、打獵或參加音樂會請佩戴防噪音耳塞;使用個人耳機或音頻設備務必遵循60-60原則,避免過度用耳:音量不超過設備總體音量的60%,連續使用時間不超過60分鐘。
篩查與檢測,聽損問題早發現
“貴人語遲”的說法大錯特錯, “十聾九啞”的現象已成過去。新生兒聽力篩查聯合耳聾基因檢測,可以在孩子一出生就檢出先天性、遺傳性耳聾,發現遲發性耳聾,從而進行早期干預和預防聽力下降;發現藥物性耳聾的易感人群,指導用藥,預防耳聾發生。
擴展閱讀:
我為什么有聽力損失?聽損常見原因分析,讓你更了解自己的聽力情況
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遺傳性耳聾二三事!帶你了解耳聾基因相關問題
誰需要做?怎么做?讓我們揭開耳聾基因篩查的奧秘
很多聽力損失是在悄無聲息中發生的,不痛不癢,自然容易被忽視。不同類型的聽力測試可以評估聽覺通路上各個部位的病變情況:耳鏡檢查——發現耳道及鼓膜情況;聲導抗測試——檢查鼓膜活動度、聽骨鏈、咽鼓管功能等;耳聲發射(OAE)——檢查內耳外毛細胞的功能;聽性腦干反應(ABR)——檢查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純音測聽——評估整體聽力損失程度和性質……定期進行聽力測試,及早發現聽力損失。
治療或干預,積極采取行動
雖然聽力損失可能無法完全治愈,但進行治療總是正確的。傳導性或部分混合性聽力損失,可以通過藥物或手術治療;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較常見的治療方法是佩戴合適的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
助聽器有不同外觀,顏色、功能。它不僅可以幫助提高聽力,還能讓您恢復正常社交、擁有健康身體、提高生活質量。對于重度、極重度甚至全聾者,助聽器佩戴無效時,人工耳蝸是另一個很好的選擇。
雖說沒有如果,循環也只存在于影視劇中,生命只有一次,讓我們提高聽力保健意識,安全用耳、安全聆聽,聽損問題早干預,切莫讓它偷走你的快樂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