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損失“找上”門后,人會慢慢習慣生活在一個“安靜”的世界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聲音都聽不到,比如樹葉的摩挲聲、鳥的鳴唱聲、家人朋友的談話聲、電話鈴聲、敲門聲。長此以往,大腦就不處理這些聽不到的聲音,人也會逐漸忘記聲音聽上去的感覺。
助聽器就是一個放大裝置,可以將聲音信號放大,較大限度地保證弱聽人士聽到聲音。
而當剛配戴上助聽器時,一下子會聽到很多聲音,但大腦已經太久沒處理過這么多聲音信息,于是就會覺得聲音聽起來難受或太響。助聽器把聲音放大了,以便耳朵能聽到原來聽不到的較小的聲音,但是不是真的聽到了,是不是真的聽清楚了?這其實是耳朵和大腦的工作了。
而助聽器主要負責將聲音放大,以便耳朵能夠聽到,至于耳朵轉化是否得當,大腦處理是否無誤,即能不能聽清楚,則需要花時間去適應,去訓練提高個人的語言分辨率。
只有堅持佩戴助聽器,積極地花上一定時間進行練習,慢慢地適應,助聽器就會變得有效而實用,成為生活的幫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