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咨詢的家長經常問一些諸如“孩子3個月了,叫名字沒反應是不是聽力有問題?”“孩子出生聽力篩查沒通過,可是聽到聲音有反應,是不是檢查錯了?”“孩子一個月關門大聲不醒是不是有問題”之類的問題,其實這些問題歸根于嬰兒聽力系統的發育,現在我們從嬰兒聽力發展過程的角度來談一下嬰兒什么時候有聽力的問題:
1、嬰兒在媽媽體內的時候聽力已經開始形成,出生后就能分辨不同的音色音調;
2、嬰兒8~12周,聽見輕柔的旋律時能停止不安的動作和哭叫;
3、8~20周,微笑、呱呱聲都是嬰兒的聲音,他們會對這些興奮或熟悉的聲音產生反應,并轉頭尋找聲音;
4、嬰兒8~12個月,就能學著發出聽到的聲音,并且能夠隨著節奏鮮明的音樂自發地手舞足蹈;
5、10~12個月,嬰兒還能用不同方式敲打、搖動物體,喜歡模仿聽到的各種聲音;
6、嬰兒1~2歲,明白“不”、“再見”、“謝謝”等簡單詞匯,并且會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
7、到嬰兒成長到18~24個月時,兒歌或者有聲故事就會成為他們的較愛,不但會跟著唱,還會說簡單句子;
8、2~3歲的嬰兒,語音語調有起伏的故事會對嬰兒特別有吸引力,他會開始表現出對某些音樂的愛好并嘗試隨音樂跳舞;
9、嬰兒成長到3歲以后,會用打擊樂器表現樂曲的節奏,會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看過了上文,現在爸爸媽媽大概已經了解嬰兒什么時候有聽力的答案吧,其實嬰兒出生就具備聽力,但要經過2~3年才會發育到正常成人的水平。所以,爸爸媽媽要謹記,在嬰兒出生后的頭三年,給予嬰兒足夠的關注,才能讓嬰兒的聽力發展得更好。
當然,目前我們國家嬰兒出生48小時內會給孩子進行聽力篩查,如果初次篩查沒通過,要滿月后再去篩查,如果還是沒通過,一定要高度重視了,三個月再去查,六個月進行全面聽力檢查,如果確診聽力問題,要及時干預佩戴助聽器,不要抱有僥幸心理一再拖延,以免耽誤孩子學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