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第一次接觸老田時,她給我的感覺是個熱愛生活的老人家,不單會跟朋友聚會,還會每天游泳鍛煉身體。她的需求很簡單,不單單是聽得見,而是聽得好。何為“好”?這是一個用戶體驗的終極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現在怎么“不好”了,從而對癥下藥。
01七年的聽力困擾
追溯老田的聽力問題,第一次發現是在2013年的夏天,去醫院檢查后沒有做任何干預。2017年、2019年、2020年都在醫院檢查出聽力損失,嘗試過針灸、耳針、吃藥,沒有一個能幫助她恢復聽力,還時不時出現耳鳴。
02對繼續等待說不
聽完老田的訴苦,我們復查了聽力并試聽了助聽器。考慮到性能和美觀性,老田較終選擇了聆客9 ITE-DW。調試了兩次,戴上助聽器后的聽力可達到40分貝,老田反映聲音大小可以了,但就是聽不清。為此,我們加測了言語識別測試,結果顯示雙耳不戴助聽器時,安靜環境下播放50dB HL的雙音節詞,正確率僅為64%。詞表中一些詞語,老田表示不是很熟悉,或是僅能聽懂當中的1個字。追溯她的聽力情況,很有可能是未及時干預導致聽功能下降。正當我們討論下一步該做什么時,瑞聲達推出了成人聽覺康復課程,老田立刻報名參與。
*D-雙麥克風,實現方向性
W-無線功能,享受遠距離、多媒體的高保真音質
03全面關懷 能力提升
我們本以為課程僅是教授些聆聽方法,但老田在接觸課程之后,告訴我課程內容很豐富,以做任務的形式每天打卡,從詞語到句子,從安靜到嘈雜,從練習到評估。對于她來說,操作起來也不算復雜,跟著視頻就順利登陸賬號學習。瑞聲達在課程期間有專人與之對接、答疑。
我們解決的部分疑問
在過程中,老田慢慢提升了聽覺能力,中期言語識別可達到72%,噪聲下聆聽也有所提升。同時,助聽器也玩轉了,還教我常規故障排除呢!瑞聲達的課程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用戶往返驗配中心的奔波,真不錯!
老田的老伴也對助聽器不了解,到現在會幫老田捯飭與電視連接,一起享受看新聞、電視劇。再也不是你看,我躲了。同時也學會了些與老田的溝通方式,比如:與老田談話時,先拍一下或喊昵稱引起注意再繼續講;講話時盡量在老田的前方,或者側邊,讓她不僅聽見還能看見等。
老田的這次嘗試也讓我了解到,驗配助聽器僅是聆聽的開始。想要聽得好,家屬互動、心理建設、聽覺學習缺一不可。看來我也得學習些康復知識,幫助更多的用戶!
下期預告:
聽說老田用上了新設備?敬請關注“驗配師手記:多功能迷你音頻轉換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