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全世界有11億年輕人由于過響地聆聽音響設備或長時間聆聽而面臨著聽力損失的風險;約15%的成年人雖未達到殘疾程度,但也有聽力障礙。瑞聲達公司在活動中遇到一位年輕的助聽器用戶,經多次溝通與疏導,為她開發了一套康復課程,幫助她提升了溝通交流能力,得到家人的認同。
用戶自述:生于1990年的我小時候就發現有些聲音聽不見,爸媽帶我去五官科檢查過,吃藥后也不見好轉。在成長的過程中,我發現與家人、同學、老師溝通時很費力,而且時不時有耳鳴聲。現在我在醫院上班,聽不到的無助感讓我必須承認聽力損失這個事實,不能再拖。因此,我挑選了一家瑞聲達助聽器驗配中心,尋找專業人員的幫助。
驗配師描述:2019年3月,我第一次接待小許時,發現她需借助口型“看”對方說了什么,長年的聽力損失對她的言語造成一定影響,也就是有些音發不準。交流中,我能感受到她想要改善聽力現狀的迫切需求,經測試,裸耳聽力情況如下:
由于小許需要使用微信等電子設備,且低頻相對較好,推薦其RIE(受話器外置)類型,但考慮到職業特性,較終雙耳選擇了LT7 ITC-W。
2019年5月戴上助聽器后的聽力結果如下:
與小許嘗試增加高頻增益,引發耳鳴聲,利弊權衡后,以聆聽舒適度為主。此外,由于長年聽得不好,戴上助聽器后,無法立馬改善聆聽方式及言語識別能力,需要進行跟蹤及干預。
用戶困惑:我佩戴助聽器2個月后,雖然聽聲音輕松了,但還不是較滿意:
分析處理:
面對面聽清楚:聽覺訓練、聆聽技巧
娛樂活動增加:無線附件、蘋果設備
家人理解:聽不見的痛苦、助聽器的好處
耳鳴解決:充分休息、ReSound Relief耳鳴管理器
瑞聲達方案:
與小許及其丈夫討論后,瑞聲達設計了一套康復課程,并制定了以下方案: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小許感受到家人的改變,比如:對自己決定的理解。而小許本人學習康復課程后,獲得以下改善:
康復課程的研發源于用戶的需求,“聽見、聽懂”是所有助聽器用戶的目標。
瑞聲達公司致力于幫助用戶聽到更多,做到更多,成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