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損失根據人的耳朵結構不同、和發(fā)病的位置不同,一般可分成三種類型:傳導性聽力損失、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和混合性聽力損失。
“傳導性聽損”主要是外耳、中耳發(fā)生病變,使聲音無法傳入內耳。例如,耵聹栓塞、中耳炎等所致的聽力疾病。從治療角度方面來看,大部分的傳導性聽力損失可以通過藥物、手術等醫(yī)學干預得到很好的治療。因此,對于患者提到是否能治療傳導性耳聾? 我們的答復是聽力損傷本身是由耳朵的疾病產生,只要治療好耳朵的疾病,傳導性聽損也能相應得到治療,而重新恢復聽力。一般講,傳導性聽力損失不會超過60分貝,屬于中度聽力損失范圍。
“感音神經性聽損”是指內耳及其聽神經受到影響,導致的聽力損失,其中內耳的一個重要部位:耳蝸病變是主要位置。這種聽損不能將聲波變?yōu)樯窠浶盘枺蛏窠浖捌渲袠型緩桨l(fā)生障礙不能將神經信號傳入到大腦,常見的聽力疾病有老年性聽損、梅尼埃病、耳毒性藥物聾、噪聲性聽損、聽神經瘤等。一般講,感音神經性聽損有兩個部分:感音部分是人耳蝸的外毛細胞受損,這個部位的聽力損失較多在65分貝左右,而神經性部位是人的耳蝸的內毛細胞,如果受損,聽力損失會接近100分貝。無論哪種原因治聽損,較終結果是給耳蝸帶來永久性的損壞,產生不可逆轉的聽力損失。也就是說不能通過藥物治療的,目前還是醫(yī)學難題。從臨床上看,感音神經性聽損是不能通過藥物或手術來恢復聽力,這已是多年來大量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及其試驗得到了充分的證實。
很多患者可能無法接受這樣的回答,覺得自己得了絕癥一樣,其實是不必要有這樣的心情,感音神經性聽損是可以康復治療的,比如佩戴助聽器或人工耳蝸植入。患者仍然能建立和其他人交流的能力,能和聽力正常人一樣在社會生活和工作。
第三種聽力損失是“混合性聽損”,這是傳導性聽損與感音神經性聽損同時有病變存在,如長期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耳硬化癥晚期、爆震性聾等。按照前面介紹的,傳導性部分的聽力損失可以通過治療得到恢復,但是感音性神經聽力損失則無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