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你所經過的每一天,就是與噪音相伴的一天。
清晨,高達80分貝的鬧鐘開始了你的一天。
隨后你乘坐可高達90分貝的地鐵通勤,坐公交的話可能會更吵,還會聽見周圍的喇叭聲喧嘩聲。
到了辦公室,室內的各種混雜的聲音可能隨時保持在50分貝以上。
這些幾乎是我們日常無法避免的噪音。
對于那些需要在噪音較大的環境中工作的人們,則面臨聽力損失的風險更大。
關于安全聽力水平的標準和指南各不相同,關于能導致聽力損失的噪音水平的確切點的爭論仍在繼續。
有些地方將這條線畫在85分貝,有些地方則為70分貝。
除此以外,對于暴露在不同噪聲水平下何時會導致噪音性耳聾也還沒有達成共識。
至少現在我們能做的事就是提高對噪音水平的認識,這樣才能避免長時間在危險的噪音水平下。
工作場所中的噪音
對于在工廠或工業機構工作的人來說,光平時接觸的噪音水平就可高達80至90分貝不等。
這些需要和噪音環境打交道的工作與平均只有40-50分貝的寫字樓工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更重要的是,這些不同的環境噪音究竟給員工帶了怎樣的影響?
根據中國國家職業衛生標準GBZ 2.2-2007對噪聲職業接觸限值定義,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時,穩態噪聲限值為85 dB(A),非穩態噪聲等效聲級的限值為85 dB(A)。
若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時間不到八小時,需計算八小時等效聲級,限值為85 dB(A);每周工作不是五天,需結算40小時等效等級,限值為85 dB(A)。
穩態噪聲:在觀察時間內,采用聲級計“慢檔“動態特性測量時,聲級波動<3 dB(A)的噪聲。
非穩態噪聲:在觀察時間內,采用聲級計“慢檔”動態特性測量時,聲級波動≥3 dB(A)的噪聲。
相比較我國的標準,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NIOSH)的標準似乎更嚴格一些。
該組織規定,每天八小時的工作時間限制在85 dB(A),當出現85 dB(A)更高的聲級水平時,每提高3dB(A)的水平,建議的噪音暴露時間減半(見圖示)。
因此,從85 dB(A)的環境變到88 dB(A)的環境的時候,建議的噪音暴露時間從8小時降為4小時。
這兩種標準背后的原理是噪音性耳聾的預防。
雖然說一次響度極大的聲音就可能會導致噪音性耳聾,但實際上,噪音性耳聾多數還是反復暴露在高強度噪音中的結果。
噪音性耳聾會導致高頻的聽力靈敏度下降,從而影響聽覺和語言理解,而且聽力還會隨著繼續暴露在高強度的噪音中下降。
日常生活中的噪音
日常的家庭生活和娛樂生活中也會讓我們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聲音。
部分老舊的或入門級別的家具仍然在制造著“可觀”的噪音。
例如吸塵器發出的音量可高達70到80分貝之間,洗衣機的音量可在50到70分貝之間,吹風機甚至某些電動牙刷都可高達80分貝。
對于年輕的用戶來說,另外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就是通過耳機來聽音樂看視頻。
通常,通過連接耳機,各類電子設備可以產生超過100分貝的聲音,對于用戶來說,很容易為了獲得一時爽快,而沉浸于高分貝的環境中。
例如100分貝,NIOSH建議在此分貝下較多15分鐘的暴露時間,而這只是四首歌的時間——或者三分之一集電視劇。
室內和室外使用耳機的區別在于,在室外會為了降低周圍噪音水平而調高耳機內的音量,以提高耳機在背景噪音下的可聽性。
周圍噪音水平越大,可能你的耳機里的聲音就會越開越大。
要知道,地鐵內的聲音隨隨便便地就會超過90分貝。
假你一定要使用耳機,尤其是在室外使用耳機的話,那么降噪耳機會是你的選擇之一。
降噪耳機可以減少背景噪音帶來的影響,讓你在安全的范圍內保持良好的聽覺感受。
有的人會問,噪音的分貝數對我來說也只是數字啊,我如何知道自己是處于高強度的噪音環境中呢?
這里教給你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如果你需要比平時說話的音量更大聲和對方溝通或者你需要對方更大聲地跟你溝通,這個時候很可能就是處于高強度的噪音環境中了。
這還會引起另一個問題。
對于普通人一天的工作生活和娛樂生活來說,多少的噪音水平是安全的?
目前還沒有一個簡單的統一的答案,因為側重點及其理由各不相同。從個人的角度上能做的事情,就是去了解身邊的環境的聲級水平,并且有意識地在噪音變得危險的時候做出調整。
一般來說,用專業的聽力計來計算每天的噪音暴露量似乎太不切實際,那么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就是在手機上下載一個聲級計APP。
大多數的聲級計APP都可以顯示聲音暴露的峰值和平均分貝水平,以便更好地了解周圍環境的聲級水平。
雖然這些聲級計APP也會有一些校準問題,不能期待手機聲級計APP能有專業聲級計的同樣精準水平。不過,大多數聲級計APP都提供校準的選項,前提是你有辦法校準到正確的水平。
一天的工作家庭生活結束后,在工作、通勤以及家庭中的噪聲暴露下,我們的聽覺環境是動態的。
對于和家人朋友們溝通的時候,我們希望他們的聲音是明亮的,而對于令人不適的噪聲,是我們討厭的。
提高對身邊聲音的認識,是幫助預防噪音性耳聾的關鍵,也是保持健康聽覺環境的關鍵。
小編的話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了解哪些什么樣的噪音會傷害到我們的聽力,自然也是保護聽力中重要的一個環節!
相信本文也一定加深了你對于噪音的認識,總之,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對噪音的防護,才能好好保護好我們的聽力,聆聽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