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待驗配過程中,經常會有客戶問我:選配助聽器究竟是在醫院好或是你們驗配中心專業,你們測試的聽力區別大嗎?在這里,我只能說,醫院和驗配中心的測試儀器大致是一樣的,在醫院測試和在我們驗配中心測試的程序和結果都基本相同。受影響的因素有:環境噪音,測試者的指導和受試者的判斷誤差,也會造成測試聽閥值的升高。但是對于突然性的耳聾,近期不明原因的單側耳鳴,或者器質性引起來聽力下降,還是建議去醫院做一個診斷治療。如果在醫生的檢查診斷下是屬于不可逆性的感音神經性耳聾,而且給工作和生活帶來不便,就建議通過佩戴助聽器來改善聽力。
還有客戶問:是醫院配專業還是你們驗配專業?其實,醫院當然有它的優勢,它的口碑好,醫生說的話頂我們驗配中心的有影響力,但醫生主診的是五官科,擅長于可以治療的疾病,而我們驗配中心的驗配師也是經驗豐富,正規學習上崗的,在門店里接等形形色色的人比較多,從6個月至90歲左右,而且不同的聽力損失的人群也比較集中,所以,我們的判斷和經驗可能更容易給出準確的聽力方案。而且,我們的售后是一流的。我們不但售前的流程、溝通、驗配讓客人滿意,我們的售后也是令客人不可抗拒的。舉一個例子:我這里有一個客戶,是一個機關單位職員,他是屬于耳鳴引起來的聽力下降,后來多方求醫,耳鳴是好了,但是聽力下降不可恢復。三年前在醫院配了一臺ITC的定制機,而且助聽器價格也比較高,在醫院享受的優惠也少。在適應過程,發現這款機稍微有點大,于是同醫院溝通說換成小一點的,但醫院不吃這套,不給你換,沒有功夫理你。他也認了,后在一直覺得又堵又悶聽得不舒服,去醫院同醫生溝通,醫生說只能是這樣了,也沒辦法調試了。經過幾次來回跑也沒結果,他也就放棄了。今年在網絡上找到我們,說是來買電池,后來在我們的溝通下,根據他的情況試聽了一高性能的助聽器,效果好,但是他感覺價格高,于是回家同太太商量,第三天二人上門了,當時根據本人的聽力給出了一個方案:選配迷爾機比較適當他的聽力,但是他考慮美觀,堅持要配CIC,好在我們驗配中心的靈活性,滿足他的要求給他配一對CIC,試用三個月實在不行再配回迷爾機。在三個月的過程中,我們互助溝通得很好,不斷的通過加大通氣孔和不同調試方法,都還是沒辦法解決他在佩戴過程中的悶脹和自己說話的聲音不自然。于是,他不得不接受我們重新給他改變一個方案,選配迷爾機。他每次來都很客氣說:如果在醫院配,我這幾萬塊錢就白費了,虧得在你們這里配,我們可以面對面地溝通和調試,可以根據我的聽力需求,給我換機,這么耐心------。在這里,我只能由衷地感謝各位客戶的信任和支持。希望我能將自己所學的東西,全部用到驗配中,幫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