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們店來了兩位老人,都是用過助聽器,又覺得戴的不好,不常用的顧客,都想再配,但是對助聽器又沒有信心!
案例1:一位86歲的紅軍老奶奶
老人家是被閨女(于女士)帶到店里的,老人走路有點顫顫巍巍的,但看的出,她不愿意讓別人攙扶,很要強的哦!
閨女說:老人以前配過助聽器,但是一直沒有怎么佩戴(這是老人配助聽器的常見現象),現在也不愛和人家交流,不愛說話了;其實老人很想交好多好朋友,聊聊天,打打牌;老人之前還在上老年大學,學繪畫、書法,就因為老聽不清老師說的話,都不愿意去上課了。
我就問:老人家覺得以前的機器怎么不好了?
閨女說:老人家覺得聲音吵得很,而且帶一段時間耳朵就發癢,還流水,這樣時間一長就不經常佩戴了。
我說:那沒有找以前的驗配師去調調機器嗎?不舒服,流水,聽的不好都要找驗配師來解決哦,去找過她們嗎?
閨女說:沒有,以前找過,也沒有解決問題,后來就找不到了,說是搬家或是關店了。所以這次來配機器,也是想找一家服務好的驗配中心,心里踏實!老人還可能回成都老家,希望在那邊也能有售后,所以找到你們自然之聲,而且打電話時,您的態度還挺耐心的,所以我們就過來試試看!
我說:行,您先讓老人測試一下聽力,我要根據老人家的聽力情況,給老人家調試、試戴助聽器。……
實際測試情況是老人家的語言分辨能力真的很差了,我們讀出的字,她都重復不上來,偶爾說一兩句問話,可以回答上來,但是反應很慢!
之后,根據老人的聽力圖,為老人試戴了助聽器,老人覺得可以聽到我們說話,但是有許多聽不清,我就放慢語速和老人說話,這時老人聽懂了我說的話。我想到老人是知書達理的老人,就把為何會聽不清別人說話的道理給老人講了,老人挺高興,表示,如果是現在的機器,可以堅持去試戴,能接受慢慢去適應機器。
聽到聽不清的原因:這是因為長期的聽力損失造成的,您好長時間都聽不到那些失去的聲音,時間長了,大腦對這部分聲音就反應慢了,甚至是沒有反應了,所以就聽不懂,聽不清了。(就如同學外語一樣,以前外語很好,但有3、5年不說不練,就生疏了,聽不懂,或者反應慢了!),這就是我們說的語言分辨能力下降了。如果想聽的更好,必須堅持每天給自己讀書30-60分鐘,戴著助聽器,自己讀出聲音來,讓正確的聲音通過助聽器傳入耳朵,讓大腦接收到,建立正確的條件反射,這樣會聽的越來越清楚,但不是著急的事,是要慢慢來的!一定要按要求堅持佩戴,如果聽的不舒服、戴的不舒服,都可以聯系我們為您解決問題!及時告訴我們!
老人家的家人也說,有你們這樣的服務,我們也就放心老人配助聽器了,家人看到老人對新的助聽器感興趣,就不等耳模做得就要把機器帶回家,我們就囑咐家人,再把耳模送到家之前,不要把機器帶出家門,防止不小心丟失!就這樣,家人和老人家心滿意足的把機器帶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