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是第27個世界阿爾茲海默病日。截至2019年,中國有1000多萬阿爾茲海默患者,是患者數量較多的國家,預計2050年中國將有2800萬患者。因此阿爾茲海默癥也被認為是威脅老年人健康的“四大殺手”之一。
“65歲以后患老年癡呆癥的風險每5年翻一番,85歲以上的人群中,有25-35%患有老年癡呆癥。”
峰力倡導“健康聽力樂享生活”的理念。聽力損失不單純是聽不到或聽不清的問題,它還會影響到大腦認知的能力,影響到人們在社交生活中的心理感受,從而引發其它的健康問題。阿爾茲海默癥就是其中的高危癥狀。
正所謂“用進廢退”,當聽力下降時,聽覺通路受到抑制,大腦的輸入刺激明顯減少。因此語言中樞處理對聲音的可用資源也大大降低,聽力損失患者的語音識別能力也受到影響。所以老年性聽力損失患者較常見的表現:聽得到聲音,但聽不懂內容。其實,正是因為我們的大腦聽覺中樞得不到有效的刺激,大腦便會將其他區域的資源分配給聽覺中樞,這就導致其他區域受到的刺激也減少,從而增加了大腦的整體負荷。因此,聽力損失是誘發老年癡呆的一個重要因素。
“與常人相比,輕度聽損患癡呆癥的風險系數近2倍,中度聽損是常人風險系數的3倍,而重度聽損是常人風險系數近5倍。”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佩戴助聽器可以延緩癡呆進程的75%。科學家們相信通過佩戴助聽器,使老年人保持對社會的參與度和活躍度,顯著降低與年齡相關的認知衰退。實驗跟蹤了1996年至2014年間2040名受試者的進展,要求他們在不同階段完成單詞記憶測試,并監測在獲得助聽器之前和之后的下降率。研究小組發現,雖然助聽器并沒有阻止或逆轉認知能力的下降,但是減緩了四分之三。
使用耳機時遵循“60原則”
音量不要超較大音量60%,連續使用時間不超60分鐘,外界聲音不超60分貝。
聽力損失人士盡早佩戴助聽器
遵循“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原則。尋求專業聽力保健專家的幫助,正確有效的佩戴助聽器,積極配合聽覺康復訓練。保持對社交生活與溝通交流的參與度。
控制“三高’
改善生活方式,健康飲食并經常鍛煉,以避免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易導致聽力損失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