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用戶的聽聲舒適度和滿意度,多通道壓縮助聽器的微調主要包括對以下兩方面的驗證:(1)可能引起用戶抱怨的輸入聲級;(2)可能引起用戶抱怨的頻率區域。前者使得我們能夠選擇正確的壓縮增益參數,后者則幫助我們精確定位需要調整的特定通道(Kuk, 1998; Jenstad et al., 2003)。
驗證可能引起用戶抱怨的輸入聲級
所有與聲學相關的抱怨均與輸入聲級相關。例如,“聽不到耳語”通常指的是聽不到小聲。圖1顯示了調整小聲增益(Gsoft)參數將使得低于60 dB SPL的增益發生變化,隨著輸入聲級的降低,增益變化增大。這與大聲增益(Gloud)效應不同,Gloud效應在高于60 dB SPL處,增益隨著輸入聲級的增加而增加,而中聲增益(Gnormal)效應在60 dB SPL左右影響增益變化(+/-15 dB左右)。因此,如果知道患者抱怨的是小聲音,就應該調整Gsoft設置。其他增益設置的調整是無效的。
圖1. 顯示了不同增益參數(Gsoft小聲增益、Gnormal中聲增益、Gloud大聲增益)調整效果的輸入-輸出曲線。
驗證可能引起用戶抱怨的頻率區域
此增益參數影響低輸入聲的增益(通常低于60 dB SPL)。然而,準確的范圍取決于輸入-輸出(I-O)曲線的特性。圖中的系統顯示,影響主要在60 dB SPL以下,隨著輸入聲級的降低,增益變化增大,而在60 dB SPL以上,增益不發生變化。因此,隨著小聲增益(Gsoft)的增加,壓縮比增加。
表1. 基于用戶的描述進行微調的圖表。根據預期的頻譜成分和輸入聲級對用戶的抱怨進行分組。每一行代表一個輸入聲級(小聲、中聲和大聲),而每一列代表一個頻率區域(低頻、中頻和高頻)。上方區域表示關于增益不足的抱怨,而下方區域則表示增益過大的抱怨。表格中間的描述反映了較佳增益設置,每個單元格內為對應頻率區域的增益設置中可能出現的抱怨描述。例如,關于“刺耳”的抱怨落在高頻段的較下方區域,表明中聲和/或大聲的增益過大。因此,解決方案是降低高頻區Gnormal和Gloud設置的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