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已經熱議了很多年,今年更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原因就是,前些日子,人社部發布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其中明確提出了,2020年要制定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方案。綱要一出說明延遲退休也板上釘釘,同時也再次引起廣大民眾的熱議。
說到延遲退休其實也很無奈,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峻,也就導致了不得不考慮延遲退休的問題。但是延遲退休,有一個可能被忽視的問題,那就是聽力問題,隨著年齡增長,人們的聽力水平是呈下降趨勢的。您的聽力還能撐到退休嗎?
愛護聽力,警惕老年性耳聾
老年性耳聾說白了就是,人老了,身體機能退化,出現的一種聽力下降情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耳背”。老年性耳聾目前的發病率正在成逐年遞增的趨勢,已經占到聽力障礙人口比例的50%以上。這跟人們的生活習慣,工作壓力,精神狀況等都有很大的關系。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近日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顯示,從2035年到2050年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高峰階段,根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3.8億,占總人口比例近30%;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接近5億,占總人口比例超三分之一。
看到這些數據,我不得不感慨,延遲退休,會有多少人是帶著聽力問題在繼續工作呢?聽力問題對他們的工作有多大影響呢?
我們接觸到的耳聾患者很多是不到萬不得已不配助聽器的,其實這樣是不對的,以前我們講過殘余聽力的問題,大家可以看這篇文章:什么是殘余聽力?為何如此重要。
出現聽力損失,要盡早進行干預,而佩戴助聽器就是較常見的一種干預形式。佩戴助聽器可以有效的提高耳聾患者聽的能力??梢詼p少因為聽力問題造成的工作損失、生活不便等。
說到聽力損失,小編就不得不說一下,現在聽力損失已經不是老年人的了,聽力損失正在趨于年輕化,這跟我們平時的生活習慣,工作壓力,精神緊張等都有些關系。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9年2月12日發布數據稱,目前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12-35歲之間)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聽力損失逐漸趨于年輕化。
我們平時要避免一些不良習慣,盡可能的保護好我們的耳朵:
1.避免長時間戴耳機
這個問題我們不知道說過多少次了,但我們還是要提醒,長時間戴耳機會對聽力造成傷害。我們建議每天不要超過1個小時。且應該分時段佩戴。
2.按時休息,不要熬夜
現在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很多人工作、學習很努力,每天熬夜到很晚,其實這樣對聽力是很不好的。還有些人晚上不睡,白天一覺到中午,這些不規律的生活習慣都會增加患聽力障礙的風險。
3.少去或不去噪聲環境
年輕人喜歡去KTV,酒吧等娛樂場所,聽著刺耳的音樂,盡情的放縱,的確很爽,但是長期如此,會大大增加患聽力障礙的風險。
如果在我們年輕的時候就不好好保護我們的聽力,那在我們老了以后聽力下降的趨勢會更加明顯。會大大增加患老年性耳聾的風險。
年輕人,想想吧,延遲退休,自己要到多少歲才能離開工作崗位,才能退休享清福。自己的聽力能堅持到退休嗎?還不趕快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聽力健康。
愛護聽力注意事項:
1.合理佩戴耳機,我們建議較好佩戴頭戴式的耳機,時間不要太長,每天1個小時左右。音量不要太多,不能超過總音量的60%。
2.早睡早起身體好
要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該睡覺時候睡覺,該起床時候起床。加強身體鍛煉。多做戶外活動。
3.遠離噪音環境,做好防護
盡量不要在噪聲環境下太長時間,如果無法避免,建議佩戴防噪聲耳塞。
4.不可胡亂吃藥
吃藥要尊醫囑,不要自己隨便吃藥,亂用藥物也是導致耳聾的一大元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