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聽力損失程度的患者,往往表現出千差萬別的聽力障礙。如何調節助聽器使之與患者的聽力障礙相匹配,以達到較好的補償,是助聽器驗配師的主要職責。而調節助聽器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便是選擇一個正確的助聽器驗配公式。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快速了解下常用的助聽器驗配公式!
什么是助聽器驗配公式?
聽力學家們以純音聽力圖為基礎,結合言語頻譜和患者的聽覺響度信息,發展出了一些規律性的參數,這些參數組成了助聽器驗配公式,從而幫助聽力師更準確的補償每一個患者的聽力損失。
為了讓這一補償方法變得更加完美,越來越多的因素被考慮進去,許多新的公式也隨之推出。
下面,我們就介紹較經典的三大驗配公式!
NAL-NL1公式
NAL-NL1是1999年由澳大利亞國家聲學實驗室針對非線性放大助聽器而推出的驗配公式。主要有這些特點:
1.考慮言語信號以低頻能量為主,削減了更多的低頻增益;
2.以言語交流為目的,每個頻率的增益與言語頻率的聽閾相關;
3.對損失較重頻率的增益比別的處方公式要小一些;
4.對比較陡的斜坡型聽力,各頻率間的增益變化比別的公式要平緩一些,給出的壓縮比率也會小一些。
另外NAL-NL1的目標增益計算包含兩部分:
a.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的增益補償建立在氣導閾值的基礎上。
b.傳導性聽力損失的增益補償來源于氣骨導差。
NAL-NL2公式
NAL-NL2是在NAL-NL1的基礎上推出的。
首先,NAL-NL2更新的言語識別模式提供了更多的言語清晰度;
其次,更多的心理聲學因素被考慮入計算中,從而造就更個性化的首次驗配結果。以下為影響NAL-NL2計算目標增益的因素:
1.年齡:兒童比成人獲得更高的增益;
2.性別:女性比男性獲得更少的增益;
3.語言:不同的語言之間增益不同,有音調的語言(如漢語)低頻增益提高,高頻增益降低;
4.助聽器佩戴經驗:有助聽器佩戴經驗的比沒有佩戴經驗的使用者高多達10分貝的增益。
DSL v5公式
2005年 DSL v5公式面世了,DSL v5在計算方法和目標增益都有所更新。
1.計算方法:DSL v5主要增加了嬰幼兒的計算方法,也就是使用預估閾值(比如ABR)作為助聽器驗配的基礎。
另外,DSL V5首選使用嬰幼兒的個體RECD值進行驗配。若無個體值,則DSL v5使用較新RECD的常模數據進行驗配。
2.目標增益:考慮了更多的因素,如年齡、病因學、聆聽環境等等,對于不同的情況給與不同的補償。
另外DSL v5具有一個插值程序,可以先后臺補全聽力圖(不會顯示出來)然后再獲得全部頻段的目標增益,使得驗配更加準確。
如何在軟件中找到這些公式?
Oticon
Widex
Phonak
ReSound
Signia
小編的話
驗配公式可以幫助我們更快速地補償增益,學會三大經典基礎公式是應用個性化公式的前提。小編相信,在公式的幫助下,一定會讓您助聽器驗配更加得心應手!
轉載自:聽力健康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