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驗配師退出國家職業目錄清單,引起了聽力行業同仁的廣泛探討與交流。小編從專家視角、行業視角分別深入剖析助聽器驗配師退出國家職業目錄清單所帶來的影響。
本篇,小編從專家視角為大家詳解:助聽器驗配師退出國家職業目錄清單,是如何提升個人素質、激發市場主體創造活力并促進市場規范、健康發展的。
政策解讀
助聽器驗配師退出國家職業目錄清單
1、原先職業資格證書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職業資格證書是表明勞動者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的證明。它是勞動者求職、任職、開業的資格憑證,是用人單位招聘、錄用勞動者的主要依據和就業準入的必備條件。
所謂就業準入是指,對從事技術復雜、通用性廣、涉及到國家財產、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費者利益的職業(工種)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培訓,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后,方可就業上崗。
2、助聽器驗配師退出國家職業目錄清單,如何看待這一政策的調整?
助聽器驗配師退出國家職業目錄清單是取消職業(準入)資格,不是取消崗位和職業標準,也不是取消相關職業評價活動。過去對技能人員采取職業資格方式評價,現在改為技能等級,就是要使技能人才的培養、培訓、選拔使用更加符合國情,有利于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
具體到助聽器行業個人認為:降低了人們入行的就業心理壓力;增加了人們對助聽器驗配師的關注度;指明了個人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對行業隊伍的建設有積極的意義;肯定有利于市場的規范、健康發展。
國家這一政策調整的目的很簡單,一是解決職業資格過多過濫問題;二是降低就業創業門檻,激發市場主體創造活力。
3、助聽器驗配師和聽力師的區別?如何定義?
首先需要說明:‘聽力師’這個職業在我國的申報、教材編寫工作均已完成,由于國家的簡政放權、取消部分職業資格許可證策的調整,迄今為止,聽力師未能納入國家職業資格大典中,所以在我國還沒有聽力師這個職業。目前在聽力康復行業內名正言順的稱呼‘聽力師’的時機尚未到來。
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目前國外有關聽力師的背景資料:
聽力師(聽力學家/聽力學工作者)是獨立從事于鑒別、評估和處理聽覺、平衡以及其他神經系統疾患的職業工作者。
中文名:聽力師;
學位:碩士學位
顯而易見,聽力師和助聽器驗配師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培訓體系的產物。
4、助聽器驗配師四級和三級科目的部分調整,可以理解為考試從嚴了嗎?
國家較新頒布了:《助聽器驗配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20年版)》,新標準制定考慮到了以下因素:
順應了助聽器驗配行業整體的發展趨勢;
助聽器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老標準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必要的調整。
所以說,新標準體現的是更加完善、合理。當然,知識點增加了,考試的難度也會相應增加。
5、職業資格證書對日常工作有哪些作用?
以前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將改為“技能(等級)證書”,名稱變了但職業要求不會變。
獲得了國家職能部門頒發的技能(等級)證書代表了從業人員的個人綜合能力,不同等級反映的是不同的職業技能水平,也是個人價值的具體體現,他對從業者的就業、待遇以及個人在行業的發展有直接的影響。也是客戶和同行相互認可的重要依據。
按照新標準,理論知識和技能要求和老標準相比考試的難度的確有所增加。近幾年來考試通過率的統計表明,隨著培訓制度的規范和完善,在考試難度遞年增加的情況下,通過率不降反增。
我認為,任何一個聽力康復機構要想做到可持續發展,符合行業要求的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從助聽器行業的發展趨勢看,人才的培養遠遠落后于人才的需求。
我相信,任何想認真做事并求發展的公司不但會把持證驗配師作為招募的基本條件,而且會積極地發現和吸引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