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未經治療的聽力損失與認知能力下降有關,然而,兩者之間聯系的機制卻知之甚少。它是如何發生的,是認知負荷還是更深層次的大腦結構變化導致的?更重要的是,佩戴助聽器能否減緩甚至扭轉認知下降的趨勢?
較近的一項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這些問題。這項名為“早期輕度至中度聽力損失的皮質神經可塑性和認知功能”的研究發現,在使用助聽器6個月后,聽力損失患者的大腦行為發生了逆轉。
在佩戴助聽器之前,由于聽力損失過濾掉了許多聲音,大腦獲得的聽覺刺激減少,導致大腦皮層發生重組。這似乎會導致大腦其他功能區域會開始使用原本處理聲音的區域。這也導致了明顯的認知能力下降。在這項研究中,聽力損失之后,原本處理聲音的聽覺皮層開始處理視覺信息。然而,令人欣喜的是,佩戴助聽器之后,大腦又重新恢復了原有功能。
研究方法
研究選取兩組實驗對象,一組聽力正常,作為基準,另一組是28名患有輕度至中度老年性聽力損失人士。研究測試了皮層視覺誘發電位(Corti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CVEPs),認知功能和言語感知能力。然后,在聽力損失組使用助聽器6個月之后,再次測試。
研究發現
在進行視覺運動處理任務中,聽力損失組在使用助聽器之前,其聽覺、額葉和前額皮質(大腦中心)的活動范圍更廣。這意味著,大腦負責處理聲音的聽覺皮質被“劫持”去完成視覺運動任務。
與正常聽力組(左側)相比,聽力損失組(右側)的聽覺、額葉和前額皮質(大腦中心)的活動范圍更廣
大腦具有可塑性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現象。我們能夠重新訓練大腦的某些部分來支持一些功能。例如,腦損傷或中風之后,我們可以通過康復訓練進行恢復一部分功能。從本質上來說,大腦不喜歡閑著,如果沒有受到刺激,它通常會找別的事情做。
然而,這里的關鍵問題是,右側聽覺皮層被招募的范圍越廣,聽力損失程度就越嚴重,噪聲中言語識別能力就越差,認知功能也越差?;旧?,聽覺中樞被“劫持”,對聽力損失和認知功能產生了連鎖反應。
佩戴助聽器6個月之后
研究發現,佩戴合適的助聽器6個月之后,視覺皮層對聽覺皮層的招募出現了逆轉。與此同時,言語感知和認知能力也有所提高。也就是說,佩戴助聽器逆轉了大腦的重組,并有助于言語感知和認知感知。
這項研究致力于找出未經治療的聽力損失導致認知能力更快速下降的潛在機制。研究也證實了這種影響是可逆轉的。目前,仍有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比如這種逆轉能力是否與聽力損失程度有關?是否與聽力損失時長有關?
這項研究證實了聽力損失進行干預的必要性。因為它對您的認知健康有潛在的影響,也影響著您的情緒、溝通能力和整體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