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一歲除”,傳統的春節即將來臨。除舊迎新之際,自然之聲友情提醒大家幾個愛耳護耳小貼士哦。
1、遠離鞭炮聲,預防噪聲性耳聾
鞭炮聲音很響,甚至會超過120dB,不管聽力是否正常,暴露在這種爆炸性噪音中一次或多次,就容易損傷內耳毛細胞從而引起突發性聾。小朋友們看到大人在放鞭炮,一定要記得捂上耳朵。
2、年輕族合理安排聽耳機的時間
各種耳機都是青年朋友們的日常出行標配。戴著耳機聽音樂或看視頻,雖然很酷,但也在默默地傷害著你的聽力。尤其是邊走路邊佩戴耳機聽音樂,對自身安全和耳朵是雙重的隱形傷害。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全球近50%的12~35歲年輕人,即11億人由于通過個人音頻設備聽音樂的音量過大(超過安全水平)而面臨聽力損傷風險,其中耳塞式耳機對耳朵的傷害較大。
以下圖可能可以更好地讓大家理解:
普通人日常對話的音量為60分貝,耳機等個人音頻設備的聲音輸出范圍一般為75~136分貝。按世衛組織標準,暴露在超過85分貝下長達8小時,或在100分貝的環境待上15分鐘,即對聽力不安全。
3、電視聲音開得太響可能是某種信號
春節全家一起看春晚,老年人喜歡把電視聲音開得很大,引起家人的抱怨。這時要格外留意,很多老年性聽力損失的征兆都是從電視聲音開得過響,讓家人重復說話開始的。請留心你的父母是否有類似情況,并及早去做個聽力篩查。早發現,早干預,這是送給父母較好的新年禮物。
4、合理飲食,切忌暴飲暴食
春節到了,聚會多了,飲食豐富了,胃口也好了。但要注意合理飲食,暴飲暴食后加重各種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糖等周身疾病,都會漸進性影響人的聽力健康,得不償失。
5、K歌很歡暢,時間要把控
春節期間要盡量避免長時間K歌甚至通宵唱歌。KTV里的聲音基本都超過100分貝,唱歌時間越長,對耳朵的傷害就越大。如果在唱歌后又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更是會造成聽覺細胞和其他結構的永久性損傷,導致不可逆轉的聽力損失。
6、操持家務加耳鳴,突然性聾要當心
春節期間,家家團圓,子女回家,老年人的家務繁重,對于平時又有耳鳴的老年人來說,要額外引起重視。過度疲勞和嚴重耳鳴容易加重老年性聾或誘發突發性聾。老年人如發現有眩暈、耳鳴突然加重等癥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7、合理安排運動,保健養生都需要
體育活動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環,給內耳的血液供應得到改善。不管是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還是耳朵保健操,都是保護耳朵保護聽力的好辦法。
較后,瑞聲達恭祝大家新年里
健康團圓、歡聲笑語統統“鼠”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