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中國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隨著中國社會步入小康,國民的生活水平將得到近一步的提升,幸福指數噌噌噌地往上走,那么你的耳朵是不是應該聽得更好呢?
聽力損失造成的危害是是永久性的,無可挽回。因此,保護聽力應該被大家每個人都重視起來。在國外的嘈雜工地上,你會注意到工作人員會戴著耳罩,因為這些工作人員明白聽力保護的重要性,避免聽力損失或耳鳴。
而在國內,噪聲十分喧囂的工廠以及建筑工地上,都很少有人戴著防護耳罩,這顯然是需要引人深思的。較常導致聽力損失的有兩個因素:老齡化和噪聲。
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會帶來一系列身體的疾病,因此你對老齡化導致的聽力損失無能為力(當你由于衰老而開始失聰時,需要積極地尋找聽力保健專家幫助你改善聽力)。但是,對于噪音性聾,你可以通過積極的干預避免損壞你的聽力。噪聲會影響你的聽力,那么噪聲的極限在哪里?
即使你沒有真正注意到它,每天你仍會聽到相當于噪聲的聲音。在學?;蜣k公室等場所,喧囂的交通,修剪草坪的切割聲,甚至鄰居家的狗叫聲,這可能都是噪音。但這取決于音量的大小,有時候我們可以進行判斷。例如,正常對話的音量平均為60 dB;起飛時的噴氣飛機較高可以達到140 dB。
長時間的暴露在強噪聲的環境下或者長時間的反復出現噪聲,會導致噪聲性聾。許多國家已經頒布法規,允許日常工作中存在噪聲,但需要做好一定保護措施,防止工人因工作環境而受到任何形式的聽力降低或損害。通常,噪聲水平不能超過85 dB。我國也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工廠或者工作人員并未好好遵守。
如果你不在嘈雜的環境中工作,那你在參加音樂會、觀看焰火、乘坐飛機或長時間用耳機聽音量較高的音樂時,也需要特別注意。
噪聲影響聽力會造成什么結果?
耳朵是一個復雜的器官,里面有很多聽覺細胞,可以幫助我們聽到聲音并理解聲音。如果聽覺細胞感知到的聲音太大,聽覺細胞則會損壞,甚至死亡。問題在于,聽覺細胞無法進行再生,這可能意味著造成了永久性聽力損傷。當聲音分貝增加一點點時,可能不會引起大家的注意,但這已經開始對你聽力造成巨大影響了。
那我應該如何保護我的聽力呢?在生活中,有些情況你可能無法隨時做好準備,例如喧囂的交通聲或道路上施工的聲音。但當你準備去一些場合參加活動時,例如你去音樂會、觀看新年焰火或者割草時,你需要格外注意保護你的聽力。
聽力保護的方式有很多種,在大多數情況下,耳塞就可以輕松防止有害的聲音進入。如果你的耳朵對耳塞較為敏感,則可以嘗試使用降噪耳機或耳罩。雖然它們體積較大,但是佩戴時更為舒適。
所以,各位小伙伴們都要注意啦,在一些聲音較為嘈雜或噪聲已經讓你的耳朵不舒適時,一定要好好保護你的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