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在其官網宣布2020年3月世界愛耳日主題“保護聽力,終生受益(Hearing for life: don’t let hearing loss limit you)”。
2020年世界愛耳日的關鍵信息為:
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良好的溝通交流與聽力健康是我們與彼此,與社會,與世界的連接;
對于聽力損失的人,準確、及時的干預可以促進他們獲得教育、就業和社交的機會;
在全球范圍內,缺乏諸如助聽器之類的干預措施來解決聽力損失;
應通過衛生系統提供早期干預;
WHO官網關于2020年世界愛耳日關鍵信息英語原文為:
At all life stages, communication and good hearing health connect us to each other, our communities, and the world;
For those who have hearing loss, appropriate and timely interventions can facilitate access to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communication;
Globally, there is lack of access to interventions to address hearing loss, such as hearing aids;
Early intervention should be made available through the health systems;
(如有翻譯不準確之處,歡迎指出以改正)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基數大則意味著發生聽力損失障礙的人數也很大,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全國約有2780萬聽力殘疾人士,人數位居五大殘疾之首,是世界上聽障人數較多的國家。而每一千名新生兒中大概有1到3名為聽力障礙,高發病率則導致聽力障礙的人數還在持續增長,再加上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老年性聾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對于聽力障礙,人們由陌生變得接受,而如何保護自己的聽力,則變得尤為重要。
一、聽力損失分級
據WHO-1997所設定的聽力損失分級為:
正常聽力:≤25 dB HL,可以聽到耳語聲,日常生活交流無礙;
輕度聽力障礙:26-40 dB HL,可聽到1米處的言語聲,在嘈雜環境中聽聲可能存在困難;
中度聽力障礙:41-60 dB HL,可聽到1米處大聲的言語聲,日常生活中的對話存在一定的困難;
重度聽力障礙:61-80 dB HL,需要對著叫喊才能聽到部分言語,日常生活中有比較嚴重的溝通障礙;
極重度聽力障礙:≥81 dB HL,即使是大喊大叫,也聽不到和聽不懂,通常也不會說話;
二、聽力損失的原因
引起聽力損失的原因有很多,較直接較常見的就是耳朵外耳、中耳、內耳結構及聽神經,聽覺中樞的病變,其次長時間接觸噪聲,服用耳毒性藥物(世界提高抗生素認識周丨氨基糖甙類抗生素與耳聾),頭部外傷,一些疾病的并發癥和后遺癥,如腦膜炎、梅尼埃病、糖尿病(糖尿病與聽力損失也有關系?今天你抗“糖”了嗎?)等,都會引起聽力損失。還有一些是先聽性聽力損失和遺傳性聽力損失,包括在媽媽妊娠期間受到病毒感染,寶寶出生時的一些并發癥,如黃疸和家人的基因遺傳等。另外由于隨著人年齡的增長,身體各器官的機能都隨之退化,而引起老年性聽力損失。
三、聽力損失的干預措施
有部分的聽力損失可以通過藥物等醫療手段進行治療,但大部分的聽力損失都為不可逆,及時準確的驗配助聽器或者其他聽力輔助設備是聽力障礙人士回歸到主流有聲世界的有效途徑。因此,在發現和懷疑自己有聽力障礙時,因及時前往醫院進行聽力檢查,并根據醫生的指導進行相關治療。如確實發生了不可逆的聽力損失,應及時佩戴助聽器和其他聽力輔助設備,以防由于聽力障礙而引起的語言障礙,學業、工作、生活等溝通障礙,以及增加其他一些心理疾病發生的幾率,如老年癡呆和抑郁(抑郁離你有多遠? 耳聾與抑郁,不愿提及卻又不可不知的秘密)。
四、如何保護聽力
聽力如此重要,而耳聾的發生率又如此高,我們要怎么保護已有的寶貴聽力呢?
避免接觸噪聲:勿長時間待在高強度噪聲的環境中;
減少耳機使用時長:盡量不要在吵鬧的場所使用耳機,在使用時遵守60-60原則;
避免物理性傷害:如掏耳屎、游泳時進水、外傷等引發耳部疾病;
防止藥物性耳聾:避免服用一些耳毒性藥物;
預防保健:保持健康規律的生活作息
更多護耳小知識請點擊(愛護聽力,從你我做起!)
延伸閱讀
WHO世界愛耳日近10年主題分別為:
? 2020年—保持聽力,終生受益(Hearing for life: don’t let hearing loss limit you)
? 2019年—查查你的聽力(Check your hearing)
? 2018年—聽見未來,從預防開始(Hear the future, begin from the prevention)
? 2017年—防聾治聾,精準服務(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precise service for hearing impairment and deafness)
? 2016年—關注兒童聽力健康(Children's Hearing is our concern)
? 2015年—安全用耳,保護聽力(Utilizing our ears safely, Protecting our hearing)
? 2014年—愛耳護耳,健康聽力-預防從初級耳科保健做起(Ear Care & Protection for Healthy Hearing-Prevention via Basic Ear Care)
? 2013年—健康聽力,幸福人生-關注老年人聽力健康(Healthy Hearing, Happy Life for the Elderlies)
? 2012年—減少噪聲,保護聽力(Containing Noises to Protect Hearing)
2011年—康復從發現開始-大力推廣新生兒聽力篩查(Rehabilitation from Early Diagnosis-The Call for 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s)
? 2010年—人工耳蝸-重建聽的希望(Cochlear Implants-The Hope to Re-empower He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