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助聽器,過去很多人以為是只有幾乎聽不到聲音的聽力障礙人士才會使用。實際上,隨著觀念的開放,也有許多輕、中度聽力受損人群選擇使用助聽器輔助聽力。
特別是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認識到助聽器對于聆聽的便利和生活質量的提升,助聽器也走進了更多人的生活。
作為專業而精密的聽力輔助設備,助聽器通常構造紛雜,價格不菲。
然而有一個部件總是“受傷”,那就是助聽器的受話器。
受話器是助聽器的重要部件之一,位于助聽器的出聲孔內側,是助聽器通向外界的部件之一其功能是將放大器放大后的電信號再轉換成聲信號。
受話器總是損壞,是因為質量不過關嗎?并不盡然。
因為受話器與外界接觸,相對來說就更易受外界的損害,所以比較容易出現故障。
特別是對于耳內機和RIC式助聽器來說,受話器置于耳道內,容易接觸耵聹。
耵聹進入受話器后會使助聽器出現失真、無聲等故障;而耳背機的受話器雖不置于耳道內,但是導聲管容易聚集水蒸氣,使得受話器受潮。
一旦受話器受損,助聽器就會出現變小或者沒有聲音的情況,需要進行更換。
如何減少受話器的受損概率?記住以下注意實現,可以幫助您有效減小受話器故障風險:
防異物
不要讓任何異物進入受話器出聲口,對于耳內機,應特別注意保持清潔。異物進入受話器后會使振膜不能自由振動,從而引起失真、增益低或無聲等故障。
防潮
盡量避免讓助聽器暴露在粉塵、潮濕或充滿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注意日常的干燥保養,可用電子干燥器或者干燥餅進行防潮護理。
防沖擊
防止助聽器受到機械性的沖擊,要小心拿放防止助聽器被跌落。因為沖擊和跌落會使簧片變形、頂針脫落,從而引起失真、增益低等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