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損失正在逐漸年輕化。越來越多二十多歲甚至十多歲的年輕朋友走入助聽器門店,不是為了自己的長輩,而是為了他們自身……
楊老師:你是什么時候發現自己聽力下降的?
患者:就不久前,聽別人說話感覺聽不清楚……
楊老師:平時工作環境接觸的噪聲大嗎?
患者:(搖頭)也沒什么大噪聲啊
楊老師:那你平時耳機戴得多嗎?
患者:嗯,基本每天都戴著,上下班的時候在地鐵上周圍太吵了,噪聲太大,戴著耳機聽聽歌,刷刷短視頻,把那些雜聲都蓋住。下班了有時和朋友約去酒吧或者KTV,不然就回家里刷劇聽歌連麥打游戲。每天戴耳機可能有4個多小時吧。
楊老師:那你是由于不當地使用耳機所導致的噪聲性聽力損失。
患者:那這種情況可以治療嗎?我的聽力能夠恢復成以前好的時候嗎?
楊老師:耳機使用不當(如音量調的過高、使用時間過長),耳朵反復暴露在噪聲之下,這樣耳蝸器官受到長期、過量的刺激后,細胞組織代謝紊亂,供血、供氧不足,致使毛細胞遭到破壞。早期癥狀不明顯,往往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當嚴重到一定的程度只能說一句“哦豁,遭了”。而依據目前的醫療技術,毛細胞受損是不可逆的,聽力也無法回到曾經元氣滿滿的狀態。
所以老鐵們,放下耳機,立地成佛。遠離噪聲,一切好說。若不想成佛,提供以下選擇:
① 選擇降噪耳機,減少滲入耳中的外部噪聲;
② 調節音量,不超過較大音量的60%;
③ 控制耳機使用時長,每次連續使用耳機的時間不超過60分鐘;
④ KTV、酒吧雖好,但當釘子戶不可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