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決定嘗試助聽器之前,人們通常會經歷幾年的聽力損失,《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較近對17626名成人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只有四成的人在發現自己聽力有問題后在兩年內選配助聽器,更多的人是在七年之后才有行動。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還有積極的方面,《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的調查還發現,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適應了助聽器。
那些適應較慢的人們往往是高齡老人或是聽力損失時間很長的人們,對于他們我也有一些建議:
首先,確保你的助聽器適合你的耳朵,這是較關鍵的一步。聽力師會根據你的個體情況選擇較適合你的助聽器,尤其是在外型上。
外型非常重要,除了音質、舒適程度,它還關乎老年人的自尊。
二,要在聽力中心學會配戴你的助聽器。
在離開驗配中心前,應該至少向聽力師演示二次可以成功摘戴助聽器了才可以離開,因為不能很好的摘戴助聽器,對高齡老人來講是非常有挫敗感的,甚至會讓他們放棄助聽器,無論他們的助聽器有多昂貴。
三,幫助自己適應“新”的聲音。
你可能要花一段時間才能習慣你多年沒聽到的聲音。在你把助聽器帶回家之前,聽力師會根據你的具體需要進行編程。通常我們建議初始時音量要調低,然后在舒適的情況下逐漸加大音量。事實上,一些助聽器可以自動在幾周內慢慢增加音量,直到達到目標。
四,給自己時間給親人時間。
助聽器大部分時間是為別人帶的,這句話的意思是別人需要你聽清他們在說什么,這對他們更方便。當你初戴助聽器時,有時可能還是達不到別人對你的要求,他們也可能會質疑你的助聽器、質疑你的選擇。不要著急,慢慢來,需要一段時間與耐心。
聽力喪失的時間越長,再次接觸到聲音就會越不適應,因此要有一個調整時期來適應新聲音。讓我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在長期黑暗的地方呆久了,一但來到耀眼的太陽下面,你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遮住眼睛——這是一種反射性的反應,它基于你的大腦告訴你:外面太亮了,不適合你,但是你不能因為這些就拒絕陽光與聲音對么?
祝你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