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提到過雙側聽力下降雙耳佩戴助聽器的優勢,此次文詳細解釋一下這些原因。
(1)聲源定向
人耳具有極強的聲源定位能力。當聲波從不同的方向傳播至雙耳時,會產生不同的相位差,時間差與強度差,時間差對低頻聲波定位有利,強度差有利于高頻聲源的定位。但是,它的先決條件是雙耳必須具備同等的聽力閾值。聲音在空氣的傳遞過程中,會有能量和速度的變化,如果聽力損失且閾值不對稱,這樣就無法判定聲源的方向。因此,雙耳選配可更好的提高對聲源的定位能力。
(2)改善噪聲環境中的言語辨別力
無論聽力障礙者的雙耳聽力損失是否對稱,同時使用兩個助聽器在安靜和噪聲環境中均比僅單耳使用一個助聽器明顯提高言語分辨率。
(3)消除頭影效應
當聲源到達兩耳時會遇到頭顱的阻擋,使得到達兩耳后的強度不一致。言語中的高頻成分由于波長短不易繞射過頭顱,所以到達另一側耳時其強度比低頻成分衰減得要多。聽力正常和使用雙耳助聽器者正是利用這個特點將一側耳朵朝向自己想聽的那一側。
(4)累加作用
對于重度或極重度的聽障兒童,雙耳選配大功率助聽器可以利用這種閾上累加作用達到有效的舒適響度級。5
(5)對聽覺剝奪/退化的作用
Beggs和Foreman(1980)研究發現,雙耳刺激形成的關鍵期為4-8歲,這再次強調了聽障兒童早期選配助聽器的重要性。對成人的研究則發現雙耳使用助聽器4-5年后,其兩耳的言語辨別率保持穩定;而若單耳使用,4-5年后無助聽側的言語辨別率下降。
(6)改善聽聲的音質
盡管有些聽力障礙者使用雙耳助聽器言語辨別率提高不明顯,但大多數使用者感到音質改善。首次使用助聽器者,調試雙耳助聽器遠比使用單耳助聽器容易使聽障者滿意。
(7)易聽
用雙耳助聽器的使用者與人交流時比較放松,聽人談話比使用一側助聽器者更容易。
(8)聽覺系統的能力
人聽覺系統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當一側耳受到噪聲干擾時,另一側可以提供附加信息提高言語感知。雙耳使用助聽器雖然不能提高這種能力,但可以在噪聲干擾情況下較大限度地發揮一側耳提供信息的作用。
(9)靜噪作用
聽覺系統是一個很好的降噪系統。如果雙耳接受信號的信噪比有大小,中樞會偏向分析信噪比高的一側耳,這樣可以減少噪聲對言語理解的影響;同時聽覺系統整合來自雙側耳蝸的波形后,會產生一個內在的信號,該信號的信噪比高于單側耳,也就是說雙耳比單耳能更有效的減少噪聲。雙耳選配特別適合那些言語可懂度差的人,有助于對言語信號的察覺和分辨。
(10)雙耳掩蔽極差
當兩耳間言語聲不同相而噪聲同相時(言語和噪聲反相位),言語辨別率較好,這在低信噪比的情況下更加明顯。雙耳助聽器適用者在類似情形中也會改善言語聽覺。
(11)縮短老年聽障者的助聽器適應期
初次使用或更換助聽器時,由于放大的聲音與以前聽到的聲音不一樣,使用者需要一段適應期。這是由于聽覺系統已經存在的聲編碼與新的編碼不匹配所致。聽力損失以后,未使用助聽器的時間越長,適應期也就越長。雙耳助聽器使用顯然使得這個再學習的過程變得容易,并且適應期縮短。
(12)減輕或抑制耳鳴
多數學者贊同較好的耳鳴掩蔽器是助聽器,尤其是雙耳使用。
(13)減低回響效應
聽力損失者比正常聽力的人更容易受到周圍噪聲回響的干擾,雙耳聽聲比單耳聽聲更能減輕回響效應。
(14)融合作用
雙耳對失真信號的融合作用比單耳有效。
雙耳聽覺所接受的聲音響度要比單耳高一些,在閾值水平,雙耳閾值好于單耳閾值約3dB。在閾上水平,雙耳閾值好于單耳閾值約10dB。因此,雙耳佩戴助聽器可以使每只助聽器的整體增益略為降低,從而減少了聲反饋的可能性,提高了電池的使用時間。同時對于重度聾患者來說,更有助于改善助聽后的言語可懂度。
(15)頻帶分離放大
在雙耳選配中的應用實驗表明,當將低頻聲和高頻聲分別輸入兩耳時,輔音辨別得分增高。這是由于低頻對高頻的掩蔽作用減低所致。由于此現象老年聽障者不如年輕聽障者明顯,選配時應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