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壓力的加劇,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人群越來越多,并且越來越年輕化;無獨有偶,聽力障礙人群也呈上升和年輕化的趨勢。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目前有3.6億人存在聽力障礙,占全球總人口的5%,其中我國是世界上聽力障礙人數較多的國家,據國家衛生部和殘聯統計,我國目前有1.2億人存在聽力障礙,并且年輕人發生突發性聽力障礙的人數如日劇增。
一旦出現聽力障礙并已確診為永久性聽損該如何應對?
在歐美日澳等發達國家,會及早選配助聽器,然而,在我國由于經濟水平的缺乏、認知水平的缺失和意識水平的欠缺,好多應該盡早佩戴助聽器的聽障人群卻在觀望和等待中殊不知觀望和等待的后果將是:
第一種后果是:拖到較后還得佩戴助聽器,但效果會很差。
主要差在言語識別能力,即:咱們老百姓常說的能聽到但聽不清楚。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后果呢?因為聽力下降導致耳蝸毛細胞感知到的聲音越來越少,被聽覺神經傳遞到大腦言語皮層的信息也隨之越來越少,久而久之,大腦的言語聽覺皮層就處于休眠狀態,從而使言語識別能力越來越差。就好比我們的肢體功能,假如長時間閑置不用,肌肉就會萎縮甚至壞死,這就是醫學上所說的用進廢退。所以不要拖到言語識別能力很差了才意識到佩戴配助聽器,到時候即使配再貴的助聽器效果也很差了。在臨床一線會碰到太多太多這樣的聽障患者, 聽力剛下降時不重視,非拖上十年半載,到時候錢沒少花,但聽覺效果會很差很差,縱然是專家教授也換不了您正常耳朵。
另一種后果是配戴助聽器沒有效果。
啊?會出現這樣的后果!
那是2016年9月底我在貴州巡診時遇到的一幕至今記憶猶新:“孝順”的女兒帶著聽力下降已經二十多年的父親來配助聽器,由于長時間接受不到言語聲而導致老人言語識別能力基本為零,因此平常只能靠“寫”來交流,您瞧:女兒把想說的話寫在白板上再拿給父親看。但由于配戴后還是聽不清楚,父女倆失望而去。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我鄭重奉勸大家:若發現自己的親人聽力下降并無法治愈時一定盡早選配助聽器。不要等到:子欲配,而親聽不清,縱然萬貫家財,也無濟于事的地步。
驗配師姓名:耿奪茂
驗配師級別: 三級助聽器驗配師
全國特需,只接受預約(請通過網站預約或電話預約)
電話:1850087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