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助聽器產品一再的推陳出新,新的科技與產品不斷的推出,這些進步或許可以改善助聽器的品質與選配的方便性,但是專業選配人員須將其專業知識與選配技巧融合,否則無法充分發揮新科技的優勢。助聽器的選配是非常專業的,選配的好壞 直接影響聽能或語言訓練的結果,因此在選配之前需為患者進行詳細的聽力檢查報告,然后依據檢查的結果 及病患之需求,選擇合適外型及線路設計的助聽器,經過一段時間的試戴及評估,才能將助聽器的功能發揮極至。
一、選配前評估
二、專業選配
三、 交貨時間
四、選配效果驗證
為何要進行驗證,因為助聽器的調整設定值都是利用 2cc 偶合器進行模擬的,但實際助聽器是要戴在耳朵上的,由于 2cc 偶合器的音響環境和真實耳道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所以同一個助聽器在 2cc 偶合器里和耳道中的輸出曲線便不盡相同。目前臨床上我們采用兩種方法,一是聲場下的測試;另一個則是真耳功能測試。
1.主觀的檢查方式 :
2. 客觀的檢查方式
很多幼童的助聽器選配,選配者無法由幼童主觀的反應得知助聽器之調整是否正確,因此采用“真耳功能測試” ( real- ear measurement ) ,簡稱 REM ,這種測試可以利用儀器準確的測量出助聽器在耳朵中的真實表現,讓選配者可以了解助聽器之功能是否有達到經過選配方程式所換算出之目標值 (TARGET) 。 目前比較高檔的數字助聽器本身就內置了“真耳功能測試”。
五、選配后追蹤
次序 |
時間 |
目的 |
第一次 |
選配后第一周 |
˙ 檢視耳型或耳模外殼是否有不舒服的地方
˙ 助聽器音量及音質是否合適
˙ 助聽器佩戴及操作是否正確 |
第二次 |
選配后第三周
至第三個月 |
˙ 助聽器音量及音質是否合適
˙ 檢視耳型或耳模外殼是否有不舒服的地方 |
第三次 |
選配后半年 |
˙ 助聽器音量及音質是否合適
˙ 使用助聽器功能分析儀測試助聽器功能是否正常
˙ 助聽器內部零件保養 |
第四次 |
選配后一年 |
˙ 重新進行聽力檢查 ,若聽力有變化則須重新調整助聽器。
˙ 檢視外殼、耳模是否有變形及漏音之情形
˙ 使用助聽器功能分析儀測試助聽器功能是否正常
˙ 助聽器內部零件保養 |
以后每三個月或半年定期作助聽器內部零件保養及功能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