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講了很多助聽器的知識,大家對助聽器,助聽器怎么配都應該有所了解了,那助聽器的歷史大家知道多少呢?相信很少有人去關注助聽器的發展歷史,但是我還是想給大家說說,讓大家更了解助聽器。
助聽器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概括為:集聲器,碳精(20世紀);電子管(英國1921),攜帶(英國1938);半導體(1964),可編程(20世紀80年代),全數字(1996)幾個階段。
19世紀人們發現把手攏在耳后可以提高聽到的聲音,于是在19世紀有人發明了各種形狀的耳喇叭和號角用來幫助聽聲音,之后人們就發明了集聲器。
20世紀初,當時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了碳晶助聽器和電子管助聽器。
二戰后,又出現了模擬電路助聽器,也就是半導體助聽器和集成電路助聽器。
80年代中后期出現了可編程助聽器。
90年代中期誕生了數字電路助聽器。
如今已經是數字助聽器普及的時代了,而且隨著眾多新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像納米技術,鈦合金技術等在助聽器領域的應用,使得助聽器功能更加強大,對于環境的適應度更高,佩戴更舒適美觀,而且還可以和手機等通過無線配機匹配,讓助聽器有更多可能。這就是助聽器的發展歷程,小小助聽器的歷史還是很悠久豐富的吧。相信助聽器并不會停止發展,未來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