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萬人敬仰的偉人,聽力下降時也會佩戴助聽器。而我們普通老百姓,卻有很多人因為顧及“面子”而諱疾忌醫,甚至很多中度重度聽損的中年人即使配了助聽器也不愿意佩戴……
圖為鄧小平使用過的助聽器
在鄧小平故居陳列館的展廳里,鄧小平曾經使用過的助聽器正安靜地擺放在展柜中,呈現在廣大游客眼前。人們站在助聽器前,時而仔細端詳,時而俯身傾耳,仿佛能聽到從中傳出來的聲音……
1954年,鄧小平患了中耳炎,此后,他的聽力就逐漸下降。在正式場合,常常要借助助聽器才能聽清楚聲音。
鄧小平曾三次選配“天津牌”助聽器,當時天津助聽器廠廠長唐惠德親自為鄧小平選配,獲得鄧小平的稱贊:“你們的產品為耳聾患者帶來了福音。”
小平同志會見外賓
晚年會見外賓,鄧小平總是打破主人坐左邊的慣例,坐在了右邊,因為他的左耳聽力強一些。1987年接見紐約大學教授熊玠時,賓主寒暄幾句后,鄧小平說:“熊教授,我可不可以請你坐在我的左邊?”隨后鄧小平又解釋說,他右耳聽力不好,左耳有助聽器,聽得更清楚。熊玠教授笑著說:“只要鄧公你不把我打成左派就成!”鄧小平聽后開懷大笑。鄧小平待人熱忱誠懇,平易近人完全是一種自然流露。
在外賓眼里,聽力下降的鄧小平,思維卻格外敏銳。1986年3月,鄧小平會見丹麥首相施呂特。會見剛開始,鄧小平就對施呂特說:“你是我今年會見的第一個外國朋友。不久前,香港傳說我病了,股票也因此而下跌,現在可以辟謠了?!痹?5分鐘親切愉快的氣氛中,兩位領導人縱論天下事,暢談中丹友誼。會見快結束時,鄧小平請施呂特幾年后再來看看中國的變化。施呂特說:“下次我要騎自行車來?!编囆∑骄o接著說:“我們兩國自行車都很多!”施呂特點點頭:“丹麥人喜歡騎自行車鍛煉身體?!编囆∑絺冗^身子對施呂特說:“四年前,一位丹麥朋友告訴我,說丹麥產的助聽器質量較好。”施呂特說:“助聽器是丹麥主要出口產品之一,質量很好?!编囆∑街钢约旱淖蠖f:“我的耳朵有些背,前幾年就是用的丹麥的助聽器……這樣我們又有兩個共同點,自行車和助聽器?!甭犞L趣的話,會見大廳里又一次響起了笑聲。
晚年時,鄧小平的聽力下降得厲害,小女兒鄧榕幾乎充當了他的“助聽器”,許多信息和鄧小平做出的決定都是通過鄧榕傳達。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期間,在許多鏡頭里都可以找到鄧榕的身影。
小平同志晚年舊照
后記:評價一個老人是否“耳聰目明”,更多的是看他的“精氣神”。一位睿智的老人,是不會讓自己孤立在無聲世界里的,正如小平同志,不會讓中國“聽不到”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