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對突發性耳聾有些誤解,認為休息幾天就沒事了。在這里小編呼吁大家:耳朵突然聽不見,千萬不能拖,不及早治療的話,很可能會發展成永久性耳聾。
這不近日,廣東珠海一名20歲小伙聽力下降,醫生檢查發現是突發性耳聾,告訴他需要住院治療,沒想到他并沒有來辦住院手續。一周后再次來看門診,他的聽力已經下降得更厲害。醫生再次建議他住院治療,但他因為擔心新冠肺炎影響安全,再次拒絕了。遺憾的是,等他再次來看門診時,左耳已經達到極重度了。
“一周內干預的效果就會好很多,甚至80%以上的患者都可以恢復聽力?!贬t生遺憾地說!
醫生表示,近期接診了不少這類因為疫情沒有及時就醫的患者,因為錯過較佳治療時機,而造成永久聽力損害。
什么是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耳聾是突然發生、病因未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傷。通常是影響一只耳朵,雙側突聾的發病率約占全部患者的1.7%~4.9%。
突發性耳聾診斷的一個重要標志是72小時內至少在3個連續的頻率上聽力損失≥30dB。
突發性耳聾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的人身上,大多數病例無法明確病因。突發性耳聾各種病因占比如下:
12.8%:感染(例如腦膜炎,梅毒或HIV感染)
4.7%:耳朵疾病(如膽脂瘤)
4.2%:創傷
2.8%:心血管疾病
2.2%:內耳副腫瘤
>70%:無法明確病因
此外,突發性耳聾患者也有可能會伴隨著以下癥狀中的一種或多種,如耳朵腫脹感,頭暈,耳鳴等等。
對于突發性耳聾,如果治療及時,治愈的可能性有60%-70%。如果發病后拖延一兩周或者更長時間以后,就會降低治療效果,拖到三個月以上就很可能造成永久性耳聾。
所以,發現聽力下降的時候,一定要及早去醫院診治。
突發性耳聾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療法、物理療法以及手術療法。
突發性耳聾較常用的治療藥物是皮質類固醇,特別是病因不明時。
常見的物理療法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療法和高壓氧療法。
手術療法主要適用于外淋巴瘺或是聽神經瘤導致的突聾。但是術后的聽力殘留通常取決于耳部組織結構的異常程度以及對外周聽覺系統的影響程度。
此外,當主診醫生發現突發性耳聾的根本原因時,可能會有一些額外的治療需求。比如:
突發性耳聾是由感染引起的,醫生可能會開抗生素。
突發性耳聾患者正在服用耳毒性藥物,醫生可能會考慮換用另一種藥物。
因為自身免疫疾病導致免疫系統攻擊內耳的話,醫生可能會開出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
如果治療無效,該怎么辦?
由于突發性耳聾發病急,進展快,治療效果直接與治療時間密切有關,越早介入,效果越好。
如患者經治療后,聽力依舊無法恢復時,推薦盡快驗配助聽器。
一般建議突聾患者選配具備多個程序和音量控制選項的助聽器,一旦聽力情況出現變化,助聽器仍舊具備可調的空間。
如果聽力損失繼續加重,穩定在重度到極重度聽損時,可以考慮人工耳蝸植入。
如何預防突發性耳聾?
太多因素會導致突發性耳聾,但你必須知道它可預防,可干預!
預防突發性耳聾,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勞累、熬夜、緊張、吸煙、喝酒等都對耳朵有很大影響,要戒除不良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2、避免長期接觸噪聲
讓耳朵長時間接觸高分貝的聲響,容易導致耳鳴和聽力下降。因此應遠離噪聲環境。
此外,耳機聲音過大,也會永久性損傷你的聽力。戴耳機要遵循“60-60”原則,即耳機音量一般不要超過較大音量的60%,連續使用耳機的時間則不宜超過60分鐘。
3、慎用耳毒性藥物
耳毒性藥物有很多,如阿司匹林類,慶大霉素、鏈霉素等抗生素類。
用藥之前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或向醫生詢問是否有耳毒性,尤其是家族中有耳毒藥物過敏史者。
4、合理飲食,均衡營養
保持整個身心的健康離不開膳食的均衡。調整飲食結構,清淡的飲食、均衡的營養,也可以幫助您延緩聽力衰退。
較后,再次提醒大家,一旦出現突發性耳聾,一定要及時就診。不要因為自己的拖延而延誤了治療良機,造成永久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