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做一個小實驗:請佩戴上一對泡沫耳塞然后一邊看電視,一邊和對方小聲交談。這是模擬聽力損失在30-35分貝的患者聽到聲音的場景。如果對方談論了一些您不熟悉的話題,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需要更集中精力才能理解對話的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可能還會不完整或者會理解有誤。
您的孩子確實可以“聽到”說話聲,但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聽懂”說話的內(nèi)容,這種努力意味著需要付出足夠多的精力。如果周圍環(huán)境有噪聲的干擾,會使孩子聆聽變得十分困難。輕度聽力損失的孩子,在與他人相處時也可能會出現(xiàn)問題。有時候這些問題的發(fā)生,是因為父母對輕度聽損孩子所面臨的挑戰(zhàn)不能夠完全理解。我的孩子在安靜環(huán)境下,可以聽得很好,和其他孩子沒有任何差異,只是在比較吵的環(huán)境下,聆聽才會變得有些困難。
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 ,孩子聽力損失在25分貝,其語言能力比同齡孩子延遲了1.2年;孩子聽力損失在27-40分貝,其語言能力比同齡孩子延遲了2年。因此,當您的孩子有輕度聽力損失時,他可能錯過了老師15 %-25%的言語內(nèi)容,而老師們通常會誤會,這些孩子沒有集中注意力或者故意不聽從指令?,F(xiàn)在,楊博士聽力學工作室與您分享小寶的故事透過他的經(jīng)歷,希望讀者們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啟迪。
小寶(化名,小學二年級)是在他們班上唯一一個佩戴助聽器的小男孩,雖然他自己對小耳朵后面連接了一個“微型擴音器”會感到不自在,但他發(fā)現(xiàn)班.上的同學似乎都沒有人注意到它的存今在。小寶說:“當我出汗時 ,我的小耳朵會感到癢癢的,很不舒服。而且,我并不是全天都佩戴著助聽器,當老師用麥克風上課時,我還是可以聽得很清楚。
因此,很多家長都在猶豫:輕度聽力損失的孩子,是否需要聽力干預呢?
以下敘事者為:小寶的父親-大軍(化名)
我和他媽媽在小寶兩歲的時候,就注意到他有聽力問題了。我們從后面喊他時,他從不回應我們;當晚上打雷時,其他小孩子都醒過來了,但小寶依然睡得很香。不僅如此,他的幼兒園老師經(jīng)常抱怨他.上課注意力差,經(jīng)常不回答老師的問題,總覺得小寶很淘氣。雖然,事實并非如此。后來我?guī)е毴メt(yī)院做了一系列的聽力檢查,較后被診斷為遺傳性輕度聽力損失,他左右耳平均聽力大概在30分貝。
分貝是一種測量聲音相對響度的單位,人耳在1000Hz這個頻率能聽到的較小的聲音,大致相當于3米外的一只蚊子在飛,這就是物理.上對“0分貝的定義。我們平時講悄悄話,大概音量會在20分貝,我們正常的對話交流,大概音量會在60分貝,我們聽搖滾音樂聲,音量可以高達100分貝。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聽力損失程度分為五大類:正常、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正常聽力閾值為25分鄉(xiāng).貝以下,輕度聽力損失為26-40分貝,重度聽力損失則超過60分貝。我們可以得知:小寶是屬于輕度聽力損失。
以下敘事者為:小寶的父親-大軍(化名)
我自己是一名學校老師,我非常贊成家長和老師能夠聊聊孩子的.聽力問題,這樣小寶就會在學校里獲得大家的理解和幫助。比方說:小寶會抄其他同學課堂筆記這樣的行為老師現(xiàn)在是默許的。除此之外,我非常支持小寶佩戴助聽器,我選擇助聽器更側重于聲學性能,多于外觀考量,這一點會和其他家長想法不同。
以下敘事者為:香港教育大學-甘志珊博士(Dr Anna Kam Chi-shan)
在香港,每1000名學齡兒童,會有4個孩子有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其中輕度聽力損失孩子可能占一半( 2人)。他們常常會念錯粵語單詞,比如把"Ding”念成"Sing” 。老師有時候會認為他的言語或智力發(fā)展有問題。但事實.上,他們都是非常聰明的孩子,這個問題和聽力損失有關。
輕度聽力損失的孩子往往很難聽到柔和的“s”或“p’聲(輕輔音)。例如聽寫英文單詞時,老師讀出pencils鉛筆 (復數(shù))輕度聽力損失的孩子因為聽不到“s”,就會錯誤地聽寫成pencil鉛筆(單數(shù))
以下敘事者為:香港教育大學-甘志珊博士(Dr Anna Kam Chi-shan)
在同一個班級,如果同學們可以聽到15分貝的聲音,而小寶卻只能聽到30分貝的聲音,那將會對小寶的成績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小寶的學校里,他的老師會讓他同桌提醒小寶,特別是在英語聽寫的時候,要戴上助聽器。
我曾對輕度聽力損失孩子做了研究,我們招募了35名6-8歲的男孩和女孩,他們的聽力閾值為26-40分貝,我們對孩子的言語和語言表現(xiàn),即他們的粵語發(fā)音、詞匯和理解能力,進行評估和打分。同時也讓這35名孩子試戴助聽器4個月。結果發(fā)現(xiàn),他們所有的表現(xiàn)(發(fā)音、詞匯、理解)得分都比原來高得多,尤其在學習成績上、注意力.上和交流方面都有著顯著的提升。
在研究過程中,一位聽力閾值為40分貝的6歲小女孩,曾用粵語磕磕巴巴地講述了-只貓在森林中迷路的故事。那時候,她膽怯地說自己許多單詞都讀錯了。但是佩戴了一年的助聽器,她現(xiàn)在可以用更豐富的細節(jié)和更清晰的發(fā)音講述了同樣的故事,此時她的聲音充滿了喜悅和自信!
我們需要特別關注有輕度聽力損失的孩子,一個在課堂里經(jīng)常做白日夢,且不遵守老師指令的孩子,實際上可能有聽力損失。因為他們聽不見, 就有可能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學習成績有可能下滑,較后孩子會變得非常沮喪,脾氣也變得不好。
以下敘事者為:香港教育大學-甘志珊博士(Dr Anna Kam Chi-shan)
雖然在教室里佩戴助聽器很重要但在公眾認知中,很多家長卻不建議孩子在街上佩戴助聽器。他們會覺得戴助聽器會同步放大街上的噪聲,會讓孩子變得非常不舒服,甚至對孩子的聽力帶來不好的影響。一些家長依然停留在助聽器會很吵的認知上,哪怕孩子帶上助聽器后,臉.上是容光煥發(fā)的,但他們的父母依然會拒絕這個設備。
一些家長們雖然非常關心孩子在學校里的表現(xiàn),但社會上依然對戴助聽器的孩子有偏見,導致家長拒絕了助聽器的干預,從而讓輕度聽力損失孩子在學校學習會變得非常困難。
美國聽損孩子非常喜歡戴著炫彩的助聽器,它們設計非常有個性
往往會讓同伴羨慕不已。聽損孩子在兩三歲學習說話時,通常學習進度會有所延遲,但如果佩戴了助聽器,這樣的進度是可以趕超上來的。而且,聽損孩子長時間不能正確地聆聽,他很容易導致自信心不足、有回避人群的風險,甚至會產(chǎn)生抑郁。此外,這.些孩子很容易被錯誤地貼.上“弱.智”標簽,實際上他們只是有聽力問題,而非智力問題。
[寫在較后的話]
您的孩子如果有輕度聽力損失,他可能在聆聽上會變得有些困難。佩戴助聽器,不僅
可以讓孩子聆聽變得輕松起來,也提醒老師我的孩子有聽力問題。如果孩子看起來上
課漫不經(jīng)心,或者不像其他人那樣迅速反應,老師現(xiàn)在會更能理解聽損孩子的行為。
除了助聽器外,在學校使用課堂專用的聆聽設備( FM/Roger ) , 也可以幫助您的孩
子在各種復雜環(huán)境中,例如:老師背對著學生說話或者是比較嘈雜的背景聲,聽障孩
子依然可以清晰地聽到老師講課內(nèi)容。對于家長來說,盡早干預,會使孩子的言語和
語言發(fā)展速度與正常聽力的孩子沒有太大差異。較后,建議家長與您孩子所在的學校
合作,為孩子建立可能需要的特殊幫助,讓孩子能夠和正常聽力的孩子-起愉快地學
習。
文章轉自:楊博士聽力學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