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驗配過程中,曾經有遇到個別聽障患者反映在佩戴助聽器后會感覺頭疼、肚子疼、甚至牙疼......顯而易見,這些"不舒服"與配戴助聽器無關。(排除極個別情況下由于聲音過大或助聽器外殼過大而造成頭疼或牙疼的情況。)
其實,聽障患者在佩戴過程中的真實感受是否能夠清晰準確地表達出來,也是解決聽障患者是否有好的效果的重要因素。作為聽障患者,不能只是含糊的對驗配師說“戴了助聽器不舒服”,而應該講清楚具體情況,而驗配師則需要問清楚“不舒服”的具體癥狀是怎樣的,這樣才能準確地解決問題。
佩戴助聽器"不舒服"的原因通常分為:聲音聽覺方面以及配戴感覺方面,下面就為大家分享下該如何處理聲音聽覺方面的不舒服。
李大爺:聲音太吵,聽不清
這通常是高頻或低頻噪聲過多,掩蓋了語頻區的聲音,使患者不能聽清他人說話;還有一個可能就是高頻補償不夠,同樣會導致語言分辨率差。
可以按照聽障患者的聽力損失狀況和助聽器的頻率特性,參考他們對聲音的主觀反應,適當地調節助聽器的頻響,滿足聽障患者的聽聲需要。
李大爺:聲音太震耳,受不了
這通常并不是反映音量太大,而是助聽器的較大輸出超出了聽障患者的不舒適閾,因而在聽大聲時,聽障患者感覺太震耳,但把音量調低,又聽不見。
如果是帶有輸出調節功能的助聽器,只要降低助聽器的較大輸出就可以了;如果是線性助聽器,而且又沒有削峰限制,則需要建議聽障患者更換一個帶有壓縮功能的助聽器。
李大爺:我的助聽器會“尖叫”
聽障患者經常會抱怨助聽器配戴過程中有時會發出"尖叫聲",其實,這是聲反饋。是由于助聽器放大后的聲音傳入耳內,被鼓膜或耳道再次反射漏出耳道,又被麥克風接收后再次進助聽器放大系統重復多次放大所造成的結果。
處理助聽器聲反饋有多種方法。一般可以降一些高頻增益,或通過其它一些精細調試功能、聲反饋管理器等解決,如果沒有改善可以將通氣孔堵上,較終沒有辦法的話,則需重新做外殼。
李大爺:說話時有回聲
聽障患者反映“有回聲”、“有回音”、“自己說話太響”、“聲音很嚷”等問題,基本上都是因為助聽器低頻增益過多造成的。
適當削減低頻或中低頻增益,就能得到較為滿意的效果。還有可能壓縮線路類助聽器拐點偏低、壓縮過大,適當調節壓縮特性可以得到明顯改善。
如果聽障患者的助聽器佩戴不舒服,一定要問清楚不舒服的具體感覺是怎樣的,然后根據相關情況進行調試。
關于佩戴方面的不舒適,請關注下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