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看他是老人還是中青年,是10來歲的青少年,還是0~6歲的嬰幼兒;②來自城市富裕家庭,還是來自農村貧困地區;③本人文化高低如何,聾兒父母科技知識,文化水平怎樣;④能否講話,是簡單對答,還是僅對大聲音有反應僅會講幾個單詞的五六歲兒童或哭笑如常3歲以下嬰幼兒;⑤孩子的智力怎樣,除聽力差外是否還伴有頭面部及其他異常體征,因人類耳聾綜合征多達百余種;⑥是中度聾、極度聾還是全聾,是否測得純音聽力圖,其閾值曲線(threshold curve)特別是什么;⑦是對6歲以下的聾兒做純音測聽很難,看看他們對喊叫聲、玩具聲、環境聲反應怎樣,或在有條件的單位所做的行為測定結果;⑧家族中父系母系三四代人里有無同類耳聾者,這些對于你選擇或推薦合適的助聽器都有參考價值。
什么樣的人應配助聽器、 配什么樣的助聽器好?
一般說來,聽力喪失小于30分貝者不需配助聽器,喪失30~45分貝者可以考慮配助聽器,喪失45~60分貝者效果較好,喪失60~90分貝者效果較好,喪失90~110分貝者效果可疑,喪失110分貝以上者無效。
首先,聲增益大于或相當于聽力喪失值的1/2~2/3的助聽器比較適合。譬如聽力喪失在80分貝的患者,應配聲增益在40~50分貝的助聽器。
聲頻范圍越寬的助聽器越好。正常人耳可聽到的音頻范圍在20~20000赫。低頻部分能提供較多的能量,提高助聽器的聲輸出。而高頻部分決定語言的清晰度,使人易聽懂、聽清楚。助聽器的聲頻應在300~4000赫為宜。
信號噪聲比越大越好。信噪比值越大,助聽器本身產生的噪聲越小,放大后的信息傳遞的質量越好。
諧波失真越小越好。諧波失真小于5%較好,小于10%之內的助聽器皆可選配。失真若大于10%,助聽器放大后的聲音就會扭曲失真,影響聽覺效果。
相關文章:
為什么不同用戶佩戴助聽器效果相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