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是一種幫助聽取聲音的裝置,通過這種裝置可以將聲音進行不同程度的放大。當患者不能通過藥物、手術等方法有效改善聽力,并接受醫生建議準備通過助聽器改善交流時,要注意正確選擇和使用助聽器。
因人而異,正確選擇助聽器
首先,應根據聽力損失的類型、程度及患者實際需要選擇助聽器的線路和功率,從而使所選擇助聽器的電聲特性能夠滿足患者的聽力損失需求,達到較好的聽力補償,這是選擇助聽器的關鍵因素。
這一環節的基礎是對聽力有準確的評價,為了得到正確的診斷應到專業醫院的耳鼻喉科接受檢查,確認聽力損失的原因、類型和程度,并在正規機構咨詢專業聽力師。聽力師會根據患者實際需要選擇助聽器。例如,對于正處在工作狀態且經常需參加會議等場合的聽力損失者而言,由于他們的聆聽環境相對復雜,因此能夠提供舒適音質,對噪聲進行有效抑制并能提供多種程序選擇將是助聽器選擇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又如,對于那些年長的聽力損失患者,在助聽器選擇方面除需滿足當前聽力需求外,還應考慮到隨著年齡不斷增長,聽力還有進一步下降的可能,因此在助聽器的功率選擇中應考慮一定的余量。對于由某些病變導致的聽力波動患者,由于聽力具有惡化的可能,助聽器的功率方面留有余量就更為重要。
除以上因素外,患者還應對助聽器外觀、擴展功能等方面進行選擇:從外觀來說,要看助聽器的體積大小、外殼的造型和色彩、佩戴時的隱蔽程度等是否符合個人需要。通常情況下,對于兒童患者,由于其耳廓及外耳道仍處于發育過程中,可選擇耳背式助聽器,當由于耳部發育產生嘯叫時,更換耳模即可。當其耳部發育基本成熟后可考慮更為隱蔽的助聽器類型。從個人的操作能力來說,年紀大手腳不靈活的人,以及視力較差的人,應考慮摘戴助聽器和對細小按鈕進行調節的能力,選擇自己較易操作的助聽器類型。從個人耳道特性來說,耳道太窄小的人一般不太合適選配耳內式助聽器。如果需要通氣孔大一些,佩戴更加舒適,可選擇耳背式助聽器,并在耳模上加開通氣孔。此外還可根據實際需要考慮其它一些擴展功能:如是否增加電感線圈功能,是否選擇有兼容音頻輸入設備的接口等。
循序漸進,正確使用助聽器
助聽器的使用有一定的適應時間,即聲音經助聽器處理后,和原始聲音會有一定的變化,患者需一定的時間去適應這種新的聲音,對于初次選配助聽器的聽力損失者,這一點更為明顯。至于適應時間的長短,這往往視很多因素而定,例如年齡、身體狀況、聽力損失程度和時間等。
當助聽器選配后,在開始的幾個星期,切勿在嘈雜的地方,如超級市場或機場佩戴助聽器。此外,還應慢慢增長佩戴助聽器的時間。 在較初的數天里,佩戴助聽器的時間不應超過一至三個小時,當感到神經緊張或疲倦時,應把助聽器取下,休息數小時后,逐漸延長佩戴時間,較終使助聽器成為自己的朋友。在適應期內,這一點非常重要,即讓自己循序漸進的適應周圍環境的聲音。
對于聽力損失比較嚴重的患者,單純依靠助聽器往往還會存在一定的交流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還應學習一些聆聽技巧,必要時還需結合看口型。
貴陽花溪店(王國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