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自然之聲北京中關村助聽器驗配中心的驗配師,從事驗配工作16年了,在我的助聽器驗配過程中,曾經碰到過好幾例因噪聲危害造成聽力下降的病例。對此,將我們的感受總結,供大家參考。
一例是:早年當炮兵,現年50多歲,開始出現比正常人群聽力損失重的現象。60db。
例二是:原在紡織機械廠工作,做紡織機維修工作,現在聽力損失比正常人群聽力損失嚴重的多。達70db。
例三是:一中年人,以前就愛聽mp3,目前聽力也比正常人群聽力損失重,在50db左右。
這樣的例子還有一些。因此,我們感到職業噪聲對聽力損失是十分有害的。噪聲是世界范圍的社會公害。它對環境的污染已經構成三大社會公害之一。噪聲是我們不希望聽到的聲音。高強度的噪聲只會損害我們的聽力。有害噪聲的定義是:強度超過85db的穩態噪聲和聲壓級超過140db的脈沖噪聲。有害噪聲的聲源主要是來自于:工業,交通,娛樂,鞭炮,軍事等。噪聲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聽覺,神經,心血管,消化,內分泌等。
噪聲聽力損失的特點是:暫時性的——為可逆型,永久性的——為不可逆性。同時出現:高頻下降型聽力曲線,在4000——6000hz處出現凹陷。隨著高頻聽力損失的增加,語言分辨率下降,影響到生活活動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曾經有過噪聲工作環境經歷的人群,更應該注意自我保護。
我們作為助聽器驗配師不僅僅要為耳聾患者選配助聽器,我們還要對日常有這樣經歷的人群加以提醒和宣傳噪聲的危害。也有人受到我們的啟發主動做了保護耳塞。比如:有一個做歌廳歌手的年輕人,(他是陪著其他人來的)就在我們的勸導下做了一對耳塞,效果很好,他自己也覺得不再吵了。